生姜,这种常见的食材,在我们的餐桌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炒菜、炖汤还是蒸鱼,生姜都能发挥去腥、提味的作用。然而,近日一项关于生姜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在《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生姜中含有的姜烯酮 A 物质,能够在 2 天内清除生物体内 50% 的衰老细胞。这一消息让不少人开始畅想,难道日常多吃生姜就能实现健康抗老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身体 “清道夫”?2 天清除 50% 老化细胞
为了探究生姜对人体衰老的影响,研究团队从骨髓中提取出老化的人类成纤维细胞,并将浓度为 20μM 的姜烯酮 A 加入其中进行干预,随后观察细胞在 48 小时后的变化。实验结果令人惊喜,经过姜烯酮 A 处理后,不仅有 50% 的老化细胞被清除,细胞的分裂活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实验负责人 Luigi Ferrucci 教授形象地解释道:这就好比 60 岁生理状态的细胞,仅用两天时间便恢复到了 30 岁左右的活跃水平。
我们知道,细胞作为人体基本的功能单元,其老化会带动生物体的老化。这些老化细胞不仅自身功能衰退,还会释放一种名为 “SASP” 的有害因子,加速周围健康细胞的衰老进程,因此被科学家们称为 “僵尸细胞”。基于这一认知,科学界将清除衰老细胞视为对抗机体衰老最直接有效的策略之一。2020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更是将其纳入 “全球突破性技术”。不仅如此,Amazon 创始人、首富贝索斯也投入 30 亿美元创立 ALOS 医学研究所,向衰老细胞发起挑战。如今,研究人员在生姜中发现了一种简单且成本极低的衰老细胞清除方式,并且生姜中除了姜烯酮 A 外,还含有姜辣素、姜烯酚、姜油酮等多种有益成分,能够助力个体抗炎、抗氧化、抗菌等。这些发现无疑让大众兴奋不已,“每天多吃生姜就能抗老” 的观点也随之在人群中传播开来。
暗存风险?天然不代表安全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研究显示,生姜中姜烯酮 A 的含量不足 2%,而且该成分易挥发、不稳定。如果想要单纯通过食用生姜达到实验中的抗老效果,每天就得把生姜当成主食来吃。即便是只想通过吃姜提升免疫力,每天也需要喝一升以上的姜茶,这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且,生姜那独特的辛辣气味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同时,美国 FDA 也曾发出警告,过量摄入生姜可能会增加患病的潜在风险。
实际上,生姜中含有一种名为黄樟素的物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 0.04% – 1% 的黄樟素,经过 150 天到 2 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虽然在正常情况下,生姜中的黄樟素含量较低,做菜时正常使用生姜并不会达到致癌的剂量。但如果过量食用生姜,就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此外,腐烂的生姜产生的毒素亦可致癌,所谓 “烂姜不烂味” 的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且十分危险的。
切忌过度追捧,日常做起才为真
从调味品、药材,到如今的抗老研究新星,生姜的身份不断发生着演变。在抗老风潮日益高涨的当下,大众尤其需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各类 “健康食材” 或 “抗老疗法” 的宣传。像 “每天一勺花椒,年轻十岁不是梦”“枸杞代替药物” 等夸大其词的说法屡见不鲜。虽然一些天然食材中确实含有抗氧化物或抗炎成分,但脱离剂量与科学背景空谈 “疗效”,既缺乏实验支持,又可能误导消费者忽视真正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
正如国家卫健委所倡导的,抗衰老并非依靠某一种 “超级食物”,而是要长期坚持全面、均衡的膳食习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等,对于延缓衰老也至关重要。当然,随着抗老研究的持续推进,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科学有效的抗衰方案出现,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让人们能够更加健康、优雅地老去。但在那之前,对于类似生姜抗老这样的研究成果,我们应保持理性,既不盲目追捧,也不轻易否定,让科学研究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