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流量泼天,中小茶饮品牌借势 “起高楼”

今年夏天,新茶饮市场的热度被外卖平台的补贴活动再度点燃。

自 7 月淘宝闪购上线 500 亿消费券以来,各地茶饮门店爆单不断。仅一周,4124 个餐饮品牌生意突破历史峰值,其中 95% 为区域连锁品牌。一时间,小票堆积如山、店员忙碌不停、骑手奔波不息,茶饮行业仿佛重回巅峰时刻。

受益的不仅有头部品牌,众多腰部、区域特色及小微茶饮品牌也借势迎来高光时刻。陈多多部分门店日订单量达数万单,茶话弄外卖订单日环比增长 175%,永民手作营收翻倍…… 这些往日被巨头光芒掩盖的中小品牌,终于在流量滋养下崭露头角。

这波流量红利,对中小茶饮品牌意味着什么?补贴退潮后,它们又该如何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泼天流量,中小品牌成 “大赢家”

平台的高额补贴,直接拉动了茶饮订单量的爆发式增长。

以陈多多为例,这个发源于成都的品牌,在补贴刺激下,多个门店订单量达到历史峰值,一天能接到好几万单。同样来自成都的李山山,6 月中旬才上线外卖,借着这波势能,品牌同比去年和上月同期增长了 250%,淘宝闪购(饿了么)订单占比达 65% 左右。

西安的茶话弄,围绕 “长安荔枝” 爆品与饿了么开展营销活动,助推外卖订单日环比增长 175%。南京本土品牌永民手作,营收翻了 1 倍多,补贴带来的订单中超过 60% 为新客,淘宝闪购的订单占比显著领先其他平台。

贵州的去茶山,部分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过 200%;苏州的梧桐姥姥,7 月日均订单较 4 月上线闪购前增长 230%……

中小品牌的集体爆发,打破了以往头部品牌主导行业热度的局面。这背后,是平台补贴带来的公平流量分配机制。与以往行业大战多为头部品牌 “神仙打架” 不同,此次淘宝闪购的流量对各层级品牌 “雨露均沾”,为中小品牌创造了难得的曝光机会。

从数据来看,平台的扶持效果显著。淘宝闪购上线首周,大量餐饮商家生意多次破峰,其中 95% 为区域连锁品牌。7 月 14 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突破 8000 万,日活跃用户数突破 2 亿且环比净增 15%,订单准时率稳定在 96%。

在平台出资占大头、不增加商家经营成本的模式下,中小品牌成为了这场流量盛宴中的最大赢家。

借势突围,中小品牌收获几何?

订单量与营收的增长,只是中小品牌收获的 “冰山一角”。在这波流量红利中,它们在拓新客、提势能、升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海量新客涌入,实现低成本拉新

背靠阿里生态庞大的流量池,淘宝闪购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曝光。众多中小品牌借此机会,吸引了大量新客。

永民手作相关负责人表示,补贴带来的订单中超过 60% 为新客,淘宝闪购的订单占比显著领先其他平台。茶话弄相关负责人也提到,通过平台活动首次下单茶话弄产品的用户占比超过 50%,平台流量与技术赋能,使其能更精准、高效地触达用户。

对中小品牌而言,新客的增长不仅意味着短期业绩的提升,更有可能转化为长期的忠实用户,为品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提升品牌势能,区域品牌走向全国

以往,许多具有本土特色的小众茶饮品牌,因缺乏资源与影响力,品牌认知度往往局限于所在城市或区域。而这波外卖补贴,为它们提供了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契机。

成都的李山山,借助外卖势能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品牌认知度也随之提升。去茶山相关负责人表示,淘宝闪购的 500 亿补贴,对正在开拓新区域的品牌来说是重大利好,不仅拓宽了客群,也增强了一线门店经营者的信心。

可以说,中小品牌在这波热潮中难得地 “被看见”,在更多消费者心中埋下了品牌的种子,为未来的跨区域扩张与发展创造了可能。

3. 完成压力测试,提升运营效率

短时间内订单量的大幅增长,对中小品牌的供应链、物流调度及门店运营能力构成了巨大挑战。而成功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也成为了它们提升运营效率的一次宝贵练兵。

例如,茶话弄多个门店单日(仅外卖)近 3000 单,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为应对订单压力,茶话弄对重点门店派驻支援员工、优化餐品 SOP 和服务流程,减少顾客排队等候时长,在各业务端口的通力协作下,有效提升了经营效率。

通过这次压力测试,中小品牌在供应链前置规划、物流调度能力和门店弹性经营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为未来的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穿越周期,中小品牌如何守业?

诚然,平台补贴为中小茶饮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市场竞争终究要回归商业本质。补贴退潮后,中小品牌如何将短期的流量红利转化为长期的品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它们面前的关键课题。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中小品牌需在产品创新、品牌定位、用户运营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 产品创新:打造差异化爆款

产品是品牌的立足之本。在茶饮口味、品类日益同质化的当下,中小品牌更应聚焦产品创新,挖掘消费者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打造具有差异化的爆款产品。

例如,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时令食材或新兴消费趋势,开发独具特色的茶饮新品。如一些品牌推出的 “地方特色茶底 + 创意小料” 组合,既体现了地域文化,又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口味的追求。同时,注重产品品质与口感的稳定性,通过严格的供应链管理与质量把控,确保每一杯茶饮都能为消费者带来优质体验。

2. 品牌定位:强化特色,精准触达

明确且独特的品牌定位,有助于中小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鲜明形象,与竞争对手形成区隔。

中小品牌应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无论是在产品风格、品牌文化还是目标客群上,都要找准差异化定位。如部分主打 “健康养生茶饮” 的品牌,精准抓住了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一些强调 “国潮文化” 的茶饮,则通过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目光。在确定定位后,借助线上线下多元化的营销渠道,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

3. 用户运营:培养忠诚用户,提升复购率

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用户运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小品牌需从单纯的流量获取转向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通过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培养忠诚用户,提升用户复购率。

一方面,利用会员体系、积分制度、专属优惠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与忠诚度;另一方面,借助社交媒体、社群运营等手段,与用户建立紧密互动,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与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例如,一些品牌通过举办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新品品鉴会等,增强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将一次性消费者转化为长期忠实粉丝。

4. 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决策

数字化技术在茶饮行业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品牌的运营模式与决策方式。中小品牌应积极拥抱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业务决策。

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对门店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用户数据等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与消费者需求变化,从而优化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门店选址等决策环节。同时,借助数字化营销工具,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推荐,提高营销效果与转化率。

此次外卖平台掀起的流量热潮,为中小茶饮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中小品牌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唯有立足长远,在产品、品牌、用户与运营等方面持续深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发展。

未来,随着茶饮市场的不断演变与成熟,相信那些能够坚守品质、勇于创新的中小品牌,必将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书写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