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官宣!几亿老机型将升级鸿蒙 5.0,流畅度再进化

在 8 月 16 日播出的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透露,华为计划为存量达数亿的老机型用户,陆续推送鸿蒙 5.0 系统升级,以大幅提升系统流畅度。这一消息不仅为广大华为老用户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鸿蒙生态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老设备焕新,畅享流畅体验

余承东在节目中明确表示,华为将为 2019 年后发布的华为机型,如 Mate 30、P40 系列等,分批次提供鸿蒙 5.0 系统升级服务。这一升级计划预计覆盖数亿存量用户,让老设备也能体验到最新的系统功能与性能优化。据了解,鸿蒙 5.0 通过对底层技术的深度优化,尤其是方舟编译器和 EROFS 文件系统的升级,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流畅度。

根据华为官方数据,鸿蒙 5.0 在系统流畅度方面实现了 30% 的提升,运行内存可节省 1.2GB,应用启动速度更快,多任务处理更加高效。这意味着老机型在升级后,能够显著减少卡顿现象,为用户带来更加顺滑、流畅的操作体验。

生态完善,核心应用功能补齐

除了性能提升,鸿蒙生态的应用适配问题也备受关注。针对用户反馈的 “鸿蒙应用少、功能残缺” 问题,余承东表示,早期确实存在 App 刚上线时不完善的情况,但随着系统的迭代更新,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他特别提到,微信共享位置功能将于近期上线,这一功能的完善将极大提升鸿蒙系统在社交场景中的实用性。

事实上,自鸿蒙系统发布以来,华为一直在积极推动应用生态的建设。截至 2025 年 8 月,已有超过 9000 个应用接入鸿蒙创新体验,包括碰一碰文件传输、实况窗任务追踪等特色功能。随着微信、支付宝等国民级应用的逐步适配,鸿蒙生态已进入 “用户增长 – 开发者涌入” 的正向循环,生态体系日益完善。

分批次升级,确保稳定性与兼容性

对于为何不一次性开放所有机型升级的疑问,余承东解释称,鸿蒙 5.0 的分布式架构对硬件有更高要求,分批次升级是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兼容性。以 2019 年发布的 Mate30 系列为例,尽管该机型搭载了麒麟 990 芯片,但仍需通过分批次测试,以确保系统在不同硬件配置下都能稳定运行。

这种逐步开放升级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减轻服务器压力,还能通过用户反馈及时优化系统,提升整体用户体验。据华为官方透露,用户在升级鸿蒙 5.0 时,需确保设备电量>50%、预留 8GB 存储空间,并通过 Wi-Fi 进行操作,以保证升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性能卓越,超越 iOS 与安卓

鸿蒙 5.0 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流畅度的提升上,其在性能和安全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与 iOS 和安卓相比,鸿蒙 5.0 采用的微内核设计,使其在系统流畅度提升 30% 的同时,资源占用率降低了 40%,安全等级达到金融级标准。

在实际测试中,升级鸿蒙 5.0 后的 Mate70 Pro 在运行大型游戏,如《崩坏:星穹铁道》时,温控表现优于 iPhone 15 Pro,且护眼模式更加柔和。此外,鸿蒙 5.0 首创的 “分布式软总线” 技术,实现了手机、平板、汽车等设备的秒级协同,跨端操作延迟低于 80 毫秒,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随着鸿蒙 5.0 升级计划的逐步推进,华为老用户将能够在现有设备上体验到更加流畅、智能、安全的系统服务。而随着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鸿蒙系统有望在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用户带来更多创新与惊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