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正当时,饮食攻略请查收!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秋季在一片诗意中翩然而至。随着秋天的脚步,气候逐渐发生变化,一场秋雨一场寒,空气中的湿度慢慢降低,秋燥之感愈发明显。在这样的时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在悄然调整,饮食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帮助我们抵御秋燥,还能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能量,打下健康的基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秋季的饮食奥秘,解锁健康密码。

秋季饮食分三阶段

初秋:节制生冷,减辛增酸

初秋时节,虽然暑热尚未完全褪去,但早晚已有丝丝凉意,气清风寒。此时,我们应格外注意节制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免寒冷伤及脾胃。中医认为,秋季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像梅、李、石榴、枣、桃、山楂等酸味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收敛肺气,有助于滋养肝脏。此外,山药、薏苡仁、青瓜、番薯等食物,既能健脾益胃,又富含营养,适合初秋时节食用。

中秋:润燥多汁,滋养身心

到了中秋,气候愈发干燥,“燥邪” 容易侵袭人体,导致口鼻干燥、皮肤缺水等问题。此时,饮食上应多选择新鲜多汁、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胡萝卜、白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藕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清热润燥;梨被誉为 “百果之宗”,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作用;芝麻、木耳能滋阴润燥;蛋类及其制品则为身体补充优质蛋白。这些食物共同作用,养血润燥,滋养肌肤,提高身体对抗秋燥的能力。

晚秋:补气活血,温暖身心

晚秋时,气候转凉,逐渐向寒冬过渡,气血循环受到一定影响,血流变慢。这时候,适当食用一些补气活血、温经散寒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很有必要。可以选择牛奶、豆浆补充蛋白质和钙;山楂有活血化瘀、健胃消食的作用;番木瓜、火龙果、猕猴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能增强免疫力;各类菌菇营养丰富,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甲鱼、淡水鱼、蟹、虾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牛肉、羊肉性温,能温中益气、暖腰膝。不过,进食要适量,以六七分饱为宜,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保护好心脏,多喝白开水,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喝 500mL 左右的温开水,可有效冲淡血黏度。

秋季饮食总原则

多食秋果,营养丰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类秋果纷纷上市。水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及果胶,对健康益处多多。例如苹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中胆固醇;香蕉能润肠通便;番茄富含维生素 C 和番茄红素,有抗氧化的功效;青瓜清爽可口,水分含量高。此外,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银杏、花生等,也是秋季养生的佳品。核桃能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杏仁可润肺止咳;腰果、松子、花生等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增强体质。不过,由于水果中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儿童要注意适量食用。

多食果汁,补充水分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快,多食果汁有助于补充水分和营养。新鲜果汁如梨汁、藕汁、荸荠汁、番茄汁、青瓜汁、玉米汁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既能滋阴润燥,又容易被人体吸收。可以将这些水果洗净后,用榨汁机榨成果汁直接饮用,也可根据个人口味混合搭配。比如将梨和藕一起榨汁,能增强润肺止咳的效果;番茄和青瓜搭配榨汁,清爽可口,富含维生素。

多食高纤,美容护肤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在秋季同样不可或缺。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番薯是高纤维食物的代表,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预防便秘;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降血压、降血脂;冬瓜水分含量高,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利水消肿;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其含有的膳食纤维也能促进消化。将这些食物合理搭配,如做成芹菜炒肉丝、冬瓜排骨汤、红枣粥等,既美味又健康。

多食粥品,滋养身体

粥,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食品,在秋季有着独特的价值。它容易消化吸收,能为身体补充大量体液,对老年人和小孩尤为适宜。初秋时,气候尚热,暑气未尽,可选择以粳米为主的粥,如绿豆粳米粥、银耳粳米粥,能清热解暑、滋阴润燥;深秋时,气候变冷,宜用糯米熬粥,如龙眼糯米粥、核桃糯米粥,能温阳补肾、养血安神。此外,还可根据个人体质加入其他食材,如山药、莲子、芡实、百合等,制作出适合自己的养生粥。像百合薏苡仁粥,用百合 50g、薏苡仁 30g、糯米 100g 煮粥,对于支气管扩张咯血后的善后调理有很好的疗效。

食宜甘润,润肺防燥

秋季燥气主令,燥气最易伤肺,因此宜食用甘润之品以养肺阴。甘蔗清甜多汁,能清热生津、润燥和中;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香蕉能滋阴润肺、滑肠通便;蜂蜜是天然的滋补品,具有滋阴润燥、润肠通便的功效;荸荠可清热生津、化痰消积;萝卜能下气宽中、清热化痰;天冬、麦冬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梨更是润肺的首选,生食可生津止渴,熟食能滋阴润肺。将这些食物搭配食用,如制作成甘蔗马蹄饮、百合炖梨、蜂蜜水等,能有效缓解秋燥对肺部的伤害。

秋季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秋膘过度

秋季人们的食欲往往会有所增加,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进食导致体重增加过快。应合理控制饮食量,遵循 “食不过量” 的原则,保持营养均衡。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加饱腹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注意饮食卫生

秋季也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不吃变质、过期的食品。在烹饪食物时,要确保食物熟透,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海鲜等,防止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同时,注意厨房卫生,保持餐具清洁,定期对厨房进行消毒。

因人而异调整饮食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需求和反应也有所差异。例如,体质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寒凉性食物,如梨、柿子、荸荠等;体质燥热者则应少吃温热性食物,如桂圆、荔枝、羊肉等。因此,在秋季饮食中,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合理选择食物,做到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地发挥饮食养生的效果。

秋季饮食养生大有学问,通过合理安排饮食,遵循三秋饮食原则,选择适合的食物,我们就能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滋养身心,保持健康,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美食为健康护航,享受美好的秋日时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