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常见饮料能缓解胃痛?专家提醒:并非人人适用

在日常生活中,胃痛是许多人都遭遇过的困扰。有时候,突如其来的胃痛让人不知所措。你或许想不到,超市货架上常见的一种饮料 —— 苏打水,竟对缓解轻微胃痛有一定效果。

苏打水是以水为主要原料,添加碳酸氢钠来调整风味,部分产品还会充入二氧化碳,并经过适当加工处理制成的风味水饮料。别看它平平无奇,从医学原理来讲,苏打水缓解胃痛是有科学依据的。临床上,口服碳酸氢钠一直被用于缓解胃灼热、消化不良以及其他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部不适症状。苏打水中的碳酸氢钠能够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我们知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与苏打水中的碳酸氢钠相遇后,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过程使胃酸的酸性得以减弱,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胃痛、胃灼热、反酸等不适症状 。同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促使你打出一个畅快的 “嗝”,帮助排出胃内多余的气体,减少肠胃的胀满不适。

对于一些因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偶尔胃酸分泌过多而导致轻微胃痛的人来说,适量饮用苏打水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缓解症状。比如,小李是一名职场人士,经常加班熬夜,饮食也毫无规律可言。有一次,他在吃完一顿辛辣大餐后,胃部突然开始隐隐作痛,还伴有烧心的感觉。他想起之前听说苏打水对胃好,就赶紧在附近超市买了一瓶喝了下去。没过多久,他就感觉胃部的灼烧感减轻了不少,疼痛也有所缓解。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苏打水并非对所有胃痛情况都有效,也并非适合所有人饮用。胃酸分泌过少的胃炎患者就不适宜饮用苏打水。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当患者本身胃酸分泌不足时,饮用呈碱性的苏打水,会进一步中和胃酸,加重胃酸缺乏的状况,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胃部不适加剧。另外,苏打水含有一定量的钠。对于需要限制钠摄入的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和肾病患者,过量饮用苏打水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而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对钠的排泄能力下降,过多的钠在体内蓄积,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病情。

此外,喝苏打水仅仅是一种短期缓解胃痛症状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胃部疾病。如果长期存在胃部不适,比如反复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千万不能仅仅依靠喝苏打水来解决问题。因为这些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甚至胃癌等严重疾病。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当胃酸刺激溃疡面时就会引发疼痛,且疼痛通常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发生于青年人群,典型症状是空腹痛,还可能出现夜间痛,进食后可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除了胃痛,还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胃癌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胃痛、食欲不振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严重症状。

因此,长期胃部不适的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安排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如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测、血常规及便常规检查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钡餐等),来准确判断病因,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苏打水对于缓解轻微胃痛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在饮用时一定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谨慎选择。如果胃痛问题持续存在或不断加重,及时就医才是保障胃部健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相关医学教材及临床研究资料关于碳酸氢钠治疗胃部不适的阐述

[2] 食品科学相关研究中关于苏打水成分对肠胃影响的分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