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5 日,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 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平台集体发布降低抽成通知。
其中,滴滴出行表示,今年年底前,平台将把每笔订单最高抽成上限从 29% 降至 27%,超出 27% 的部分将随单返还。同时,平台会持续优化抽成分布结构,进一步降低高抽成订单的比例。
曹操出行自 8 月 15 日起,曹操出行 App、小程序订单的抽成比例上限将由原来的 22.7% 下调至 22.5%。
T3 出行表示,平台订单的抽成比例最高不超过 27%,今年年底前将抽成比例 26%-27% 的订单数量占比从 21% 降至 17%。
次日,高德打车也发布公告,将推动不少于 80 家合作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上限不超过 27%(含高德平台向合作网约车平台收取的信息服务费,司机收入不低于乘客实付费用的 73%)。
至此,在交通运输部多次约谈下,网约车平台纷纷响应,加入 “降抽成” 行列。
司机能多赚吗?
“降抽成” 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有司机直言,“早就该降了,抽成比例降低,我们司机收入就会增加。” 也有司机持观望态度,“抽成比例降了是好事,但现在订单量也少了,不知道最终收入能不能提高。”
事实上,这并非网约车平台首次下调抽成比例。
早在 2021 年,交通运输部等 8 部门就曾联合约谈 10 家平台公司,指出网约车平台公司存在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等问题,要求各平台公司立即整改。此后,各主要网约车平台也曾陆续下调过抽成比例。
2023 年 9 月,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当年 7 月底,各主要网约车平台已公告下调抽成比例,下调幅度普遍在 1% – 3%。但彼时,就有受访网约车司机表示,下调是好事,但感受不明显,还有司机反映,因平台不断推出优惠活动导致收入不升反降。
如今,网约车平台再次集体下调抽成比例,司机们的收入能否真正得到提升?
广州网约车司机叶师傅表示,自己做了 6 年全职网约车,每天早上七八点出门,晚上 7 点左右返程,每周休息一天。这两个月,他发现,相较前几个月,订单的抽成大多有所降低,一些比较极端的高抽成订单也没有超过 25%。本次网约车平台抽成降低后,按照他的预计,月收入能增加 500 元到 1000 元。
网约车司机彭师傅从 2021 年开始做网约车司机。此前,他计算平台的月均抽成大概在 15%-20%。不同订单,平台的抽成也不同,有些高抽成超过 25%,有些抽成 15%,有些订单不抽成,其中甚至有些订单因乘客用了优惠券,平台会给予司机补贴。
彭师傅介绍,近期,滴滴平台推出了 “返佣宝” 的功能,如果每个月完成 50 个订单,那么,平台将在下个月返还本月超过 25% 的抽成部分。根据彭师傅的预计,按照新的抽成规定,自己每月收入能多一两百元。
总体来看,司机们对于此次网约车平台降低抽成表示欢迎,但也有司机指出,影响收入的因素众多,除了抽成比例,订单量、客单价、平台优惠活动等都会对最终收入产生影响。而且,目前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运力过剩,在订单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单纯降低抽成比例,对收入的提升效果可能有限。
平台为何此时 “降抽成”?
网约车平台此番集体 “降抽成”,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从监管层面来看,交通运输部的多次约谈无疑是重要推动因素。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持续关注网约车行业存在的问题,通过约谈、印发提醒函、行政指导等方式,督促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持续规范经营行为,优化平台运营规则。在监管压力下,网约车平台积极响应,降低抽成比例,以符合监管要求,改善行业生态。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网约车市场已逐渐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底,全国获许可的网约车平台达 389 家,环比增加 4 家;网约车驾驶员证已超 657 万本,车辆突破 279 万辆。市场竞争激烈,运力过剩,导致司机收入下滑,行业投诉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抽成比例,有助于提高司机的接单积极性和收入水平,缓解司机与平台之间的矛盾,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此外,平台自身的发展需求也是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网约车平台高抽成问题饱受诟病,这不仅影响了司机的利益,也对平台的口碑和用户体验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平台需要通过降低抽成等方式,改善司机待遇,吸引和留住更多优质司机,进而提升平台的服务品质和竞争力。
“降抽成” 能否破解行业困局?
尽管网约车平台集体 “降抽成”,给司机带来了一定利好,但要从根本上破解行业困局,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虽然平台降低了抽成比例,但司机实际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动态抽成、奖励机制(如冲单奖)、附加费等。单纯降低基础抽成,可能难以显著提升司机的实际收入。而且,在市场运力过剩的情况下,订单量不足仍是制约司机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如何增加订单量,合理分配订单,提高司机的出车效率,是平台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平台而言,降低抽成意味着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台需要在保障司机权益和维持自身盈利之间寻找平衡。这就要求平台不断优化运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例如,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派单算法,提高运营效率;加强与商家合作,开展增值服务等。
此外,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还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规范平台经营行为,保障司机和乘客的合法权益。同时,推动行业自律,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网约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此次网约车平台集体 “降抽成”,是改善行业生态的积极尝试。但要真正破解行业困局,实现平台、司机和乘客的多方共赢,还需要政府、平台和司机共同努力,在监管、运营模式、权益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