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涌入:直播机构扎堆女性刚需赛道
2025年,头部直播带货机构掀起卫生巾自营潮。辛选早在2017年推出“棉密码”,遥望联合黄子韬孵化“朵薇”,东方甄选则于6月16日通过独立App上线首款产品,首日销量即破百万包。这场竞赛背后是女性护理市场的刚性需求——3月央视“3·15”曝光劣质卫生巾事件后,消费者对头部品牌的信任转移,为直播机构提供了绝佳窗口期。

暴利逻辑:成本5毛售价1元,毛利率超70%
行业数据显示,中端卫生巾代工成本约0.15-0.35元/片,高端定制款成本不足0.5元。而头部机构售价普遍在0.8-1元/片:
- 东方甄选会员价0.8-1元/片,朵薇套装均价0.8元/片,棉密码低至0.6元/片。
- 对比电商平台知名品牌0.4-0.5元/片的低价产品,头部机构通过“纯棉表层”“医护级标准”等概念溢价30%-100%。
毛利率测算显示,即便按成本0.5元、售价1元计算,毛利率仍达50%;若采用更高规格原料(如蚕丝纤维、进口吸水树脂),毛利率可飙升至70%,远超快消品行业平均水平(30%-40%)。
轻资产模式:代工争议与产能博弈
三家机构均采用贴牌代工:
- 东方甄选委托天津倍舒特生产,仅推出240mm、290mm两款基础规格;
- 黄子韬联合工厂投入2.75亿元自建透明工厂,覆盖5种规格;
- 辛选“棉密码”宣称拥有核心工厂与独家技术。
代工模式虽降低初期投入,却引发质量质疑:朵薇被曝“黑点问题”,棉密码曾被投诉含不明污染物。工厂负责人透露,中端产品起订量需25万片,但部分机构为控成本缩减生产线,导致品控不稳定。
风险警示:新规落地与信任危机
2024年新版卫生用品国标将于7月1日实施,对甲醛、荧光剂等指标要求更严。此前“3·15”事件已让消费者对中小品牌失去信心,而头部机构若频繁陷入质量风波,可能重蹈覆辙。此外,朵薇预售制导致的黄牛囤货、溢价4倍等现象,也暴露出饥饿营销的争议。
未来挑战:从流量红利到长期主义
短期看,直播机构的流量优势能快速转化销量;但长期需解决两大矛盾:
- 低价与高质的平衡:消费者对“医护级”标签的真实性要求提高;
- 产能与口碑的博弈:代工模式下的品控稳定性决定品牌生命周期。
结语
卫生巾赛道的高毛利吸引资本蜂拥,但“塌房”风险如影随形。当流量退潮后,能否以技术而非营销构筑护城河,将是决定玩家存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