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实施催生灰色产业链:数万吨”问题充电宝”去向成谜
2025年6月28日,中国民航局《锂电池航空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全面落地,明确规定”无3C认证、标识模糊、涉召回批次充电宝禁止携带登机”。政策实施后,全国主要机场日均拦截违规充电宝超千个,但公众未曾想到,这些本应被严格报废处理的电子废弃物,正通过隐秘渠道回流市场牟取暴利。

据央视财经记者追踪调查,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枢纽站点,工作人员每日会收集大量旅客自弃或安检拦截的充电宝。这些设备外壳普遍标注着”严禁托运””仅限随身”等警示语,部分甚至带有航空公司或机场安检部门的封存标签。然而,当记者以采购商身份暗访时,深圳某电子市场商户直言:”机场查扣的货最好卖,新客一次拿五箱(约200公斤)能优惠。”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被明令禁止流通的充电宝,正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公然售卖。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机场扣押充电宝””拆机锂电芯”等关键词,即出现大量标价3 – 8元/个的批量商品,部分商家在详情页注明”原厂电芯拆机件””适合应急使用”。一名广州卖家向记者透露:”最近货源紧俏,很多都是上个月从白云机场流出来的,带原装包装盒的加价20%。”
暴利驱动下的非法操作:拆解不如倒卖 利润相差三倍
为揭开这条黑色产业链的真面目,央视记者辗转联系到位于东莞、深圳的多家电池回收企业。这些企业对外宣称主营业务为”废旧锂电池环保处理”,但实际上却从事着违规充电宝的收购与二次分销。
“我们和机场签了正规回收协议,但实际操作中很少真正拆解。”某企业负责人张某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当前机场流出的充电宝平均收购价为9000元/吨(约合2.25元/个),扣除运输成本后单个成本约2 – 3元。若直接翻新后作为二手充电宝销售,每吨可售1.7 – 2万元(约4.25 – 5元/个),单吨毛利高达8000 – 12000元;而如果按照规定进行放电、拆解、金属提炼等环保处理,每吨仅能获利4000元左右,利润直接腰斩。
除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倒卖二手充电宝还能将潜在的安全风险转嫁给下游买家。”拆解需要专业设备,还要处理电解液和残留电量,容易出事故。”张某坦言,”但卖整机的话,起火爆炸都是顾客的事,我们只管赚钱。”这种心态驱使下,大量未经检测的充电宝经过简单包装后,通过物流网络流向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甚至出现在校园周边便利店。
监管漏洞与利益勾结:机场合作方信息遮遮掩掩
根据民航局此前回应,机场对超过暂存期限的违规充电宝通常采取两种处置方式:一是统一销毁,二是委托具备资质的电池回收企业进行报废处理与资源回收。然而,记者实地走访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枢纽站点时发现,相关单位均拒绝透露具体合作企业的名称及资质文件。
“这是内部流程,不能对外公开。”某大型机场安保部门负责人以”信息安全”为由搪塞。更有甚者,广东东莞某回收企业业务经理竟赤裸裸地表示:”只要认识机场领导,给够钱就能拿到货。”其透露,部分回收商通过贿赂机场工作人员或利用监管盲区,绕过正规报废程序直接”截胡”拦截物资。”上个月我光从一个机场就拉了20吨,全是全新未拆封的牌子货。”
这种混乱局面背后,折射出当前锂电池回收体系的监管缺失。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废弃锂电池总量超过50万吨,其中仅民航系统拦截的违规充电宝就达数千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电子废弃物溯源管理平台,加上部分机场将回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后疏于监督,导致大量高危产品重新流入消费市场。
安全隐患触目惊心:劣质充电宝为何屡禁不止?
记者随机购买了三款来自机场渠道的二手充电宝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两款外壳标注容量为20000mAh的产品,实际可用容量不足标称值的60%;另一款外观破损的设备内部电芯存在明显鼓包现象,拆解后发现竟使用已被禁用的钴酸锂材料。”这种电芯热稳定性极差,遇到高温或短路极易起火。”国家锂电池检测中心专家指出,非标充电宝在飞机客舱密闭环境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这并非民航系统首次面临充电宝管理难题。早在2014年,中国民航局就因多起充电宝冒烟、起火事件出台限制携带规定,近年来更不断升级管控措施。但为何违规产品仍屡禁不止?除了旅客安全意识薄弱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暴利诱惑下的全产业链投机行为——从机场拦截环节的”监守自盗”,到回收企业的虚假拆解,再到销售端的刻意隐瞒,每个节点都充斥着利益驱动。
专家呼吁多方共治:构建全链条追溯体系刻不容缓
针对此次曝光的问题,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回收全流程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对每一块锂电池实行终身溯源管理。”他建议,机场应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充电宝的暂存、移交与销毁过程,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核查;同时加大对违规回收企业的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充电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醒,选购时务必认准3C认证标志,检查产品是否有清晰的制造商信息和警示标识。若在旅途中遇到充电宝被拦截的情况,应通过正规渠道办理暂存或邮寄手续,切勿随意丢弃。
目前,央视已将调查结果反馈至民航局及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前,已有部分机场启动内部整改,承诺加强回收环节的监督力度。这场关于安全与利益的博弈仍在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试图挑战公共安全底线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