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里,隐藏着一个 “沉默杀手”,它悄无声息地潜伏着,却可能给爸妈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这个杀手,就是高血压。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高血压并发症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 940 万例 ,长期高血压更是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视力损伤、慢性肾脏病及痴呆症等病症的主要危险因子。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却极低,这一现状亟待我们关注并努力改变。

高血压:无声的健康威胁
高血压,被称为 “无声的杀手”,因为它在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一些如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不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许多爸妈可能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升高,而此时,高血压可能已经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损害。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同时,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
在脑部,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甚至危及生命。肾脏也难以逃脱高血压的 “魔掌”,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引起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此外,高血压还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失明。
现状严峻:知晓率与控制率低
尽管高血压的危害如此之大,但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不容乐观。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8 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 27.5%,即约每 4 个成人中就有 1 人患高血压。然而,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只有 51.6%、45.8% 和 16.8% ,大量患者被漏诊或未得到有效治疗,长期暴露在高血压的高风险之下。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爸妈可能已经患有高血压,却不自知,或者虽然知道患病,但未能有效控制血压。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高血压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难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后,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还有部分患者受到各种谣言和偏方的影响,放弃正规治疗,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为爸妈的健康行动起来
面对高血压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我们作为儿女,必须行动起来,帮助爸妈对抗这个 “沉默杀手”。首先,要提高爸妈对高血压的知晓率。鼓励他们定期体检,尤其是年龄较大、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吸烟饮酒等高危人群,更应增加体检频率。一旦发现血压异常,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在治疗方面,要督促爸妈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降压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因为血压稍有下降就自行停药或减药。同时,要帮助他们辨别各种信息,避免受到谣言和偏方的误导。如果对治疗方案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我们要鼓励爸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可选择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橙子、菠菜、芹菜等。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全谷物等。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18.5 – 23.9 之间,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鼓励他们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此外,要劝诫爸妈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 7 – 8 小时,避免熬夜。
高血压虽然是一个强大的 “沉默杀手”,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行动,从提高知晓率、规范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就能够帮助爸妈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风险,让他们拥有健康的生活。让我们用行动,为爸妈的健康保驾护航,别让这个 “沉默杀手” 继续悄悄伤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