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隐形杀手”频现:从厨师热射病到中暑急救误区,如何守护生命安全?

高温黄色预警下的致命隐患:32岁厨师多器官衰竭警示

上海中心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中心城区最高气温突破35℃,而浙江杭州32岁厨师小吕的遭遇,为所有人敲响警钟。在密闭闷热的厨房中高强度工作一整天后,小吕出现头晕乏力、38.7℃发热等症状,初期误判为普通中暑,却在夜间突发意识模糊、皮肤滚烫,最终被诊断为热射病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数据背后的危机

  • 血液指标全线崩溃:肌酐超正常值5倍(肾功能衰竭)、AST(肝脏指标)突破2000U/L(肝细胞严重损伤)、肌酸激酶高达22453U/L(横纹肌溶解),肺部感染伴炎症风暴(降钙素原超正常值400倍)。
  • 抢救惊险历程:杭州市一医院急诊科通过冰毯降温、CRRT血液净化、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历经7天才使小吕转危为安,但其经历暴露了高温环境下职业人群的防护缺失。

职业暴露与防护短板

厨师、建筑工人等高温作业群体常面临通风不良、湿度高、持续热辐射的复合威胁。小吕的案例显示,即便未达到极端高温(如40℃以上),但长时间暴露于35℃以上的湿热环境,叠加体力劳动,仍可能引发热射病——这种死亡率高达50%以上的重症中暑,本质是人体散热系统崩溃后的”全身器官蒸煮”。

出汗异常:被忽视的健康警报

闷热天气中,人们的出汗反应差异显著,但**”大汗不止”与”完全无汗”均可能是身体失衡的信号**。

危险的大汗情况

  • 病理特征:全身持续性多汗伴随高热(>38.5℃)、极度口渴,提示可能为感染性休克、热射病或心脑血管危象
  • 典型误区:夏季心梗常被误认为中暑。心梗出汗多为冷汗(皮肤湿冷)、局部集中(颈部/手脚心),而中暑出汗通常范围广(前胸后背为主)、皮肤灼热

高危的无汗现象

  • 生理机制:高温环境下无法出汗(如汗腺功能障碍、脱水或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热量蓄积、体温飙升,进而诱发热射病。
  • 特殊风险人群:老年人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在通风差的室内易发生”隐性中暑”,表现为神志淡漠、呼吸急促,但无明显出汗。

热射病:高温最致命的”隐形杀手”

作为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类型,热射病的核心特征是核心体温>40℃、皮肤干热无汗、意识障碍,其致病机制涉及:

  1. 体温调节失效:下丘脑功能紊乱,汗腺衰竭,热量无法通过排汗散发。
  2. 多器官连锁损伤:高温直接破坏细胞膜稳定性,引发肝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最终导致全身炎症风暴。

预防与识别要点

  • 高危场景:密闭厨房、未开空调的车辆、户外暴晒作业。
  • 早期预警:头晕、恶心、心跳加速、皮肤干燥发热。
  • 黄金急救: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脱去衣物,用湿毛巾/冰袋物理降温(避开颈部两侧动脉),同时呼叫急救。

中暑急救五大误区:这些操作可能致命

误区1:掐人中唤醒意识

  • 危害:非但无法改善缺氧,反而可能因疼痛刺激加重应激反应,延误降温时机,甚至引发气道梗阻。

误区2:灌冰水或冲冷水澡

  • 原理:中暑时外周血管扩张,骤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血压骤升,诱发心梗或脑出血。

误区3:单纯饮用白开水

  • 科学补水:中暑伴随电解质流失(钠、钾等),需补充含盐饮料(如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低钠血症或肌肉痉挛。

误区4:酒精擦拭降温

  • 风险:酒精通过皮肤快速吸收,可能引发酒精中毒,尤其对儿童和昏迷患者危害更大。

误区5:滥用退烧药

  • 机制冲突:布洛芬等退烧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作用,但对热射病无效,反而可能加重肝肾负担。

科学应对中暑:四步急救法

  1.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至20-25℃的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
  2. 快速降温: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下、腹股沟大血管处,或用冰袋包裹毛巾放置上述部位;条件允许时可用风扇加速蒸发散热。
  3. 补充电解质: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500ml水+1-2g盐)或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4. 及时送医:若出现抽搐、昏迷、体温>40℃,立即拨打120,途中持续物理降温。

高温生存指南:从日常防护到应急准备

  • 室内防护:使用空调(建议26℃左右)、风扇辅助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闷热房间。
  • 户外活动: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穿着浅色宽松衣物,佩戴遮阳帽,每30分钟补水一次。
  • 特殊人群: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需加强体温监测,社区可开展”敲门行动”排查隐患。
  • 职场保障:用人单位应提供防暑降温饮品、缩短高温时段作业时间,配备急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冰袋)。

结语
高温天气不仅是气象预警,更是公共卫生事件。从小吕的多器官衰竭到中暑急救误区,每一个案例都在提醒我们:面对”高温杀手”,科学认知与及时行动同样重要。唯有将防护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才能守护自己与家人的生命安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