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跨界造奶粉:于东来能否成为乳业”雷军”?透明化革命或重塑行业格局

政策红利下的市场躁动:奶粉”涨价乌龙”折射行业信任危机

2025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一孩至三孩家庭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预计惠及超2000万婴幼儿家庭。然而,政策红利尚未落地,母婴市场却先因”奶粉涨价”传闻陷入舆论漩涡。社交平台上流传的”某鹤、某美等品牌涨价30-50元/罐”的消息引发家长焦虑,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但很快,涉事乳企纷纷辟谣。某利股份、中国某鹤、某某美等上市公司明确表示未调整奶粉价格,某某美更公开承诺”坚守5%利润底线”。媒体调查发现,所谓”涨价”实为部分平台促销结束后的价格回调,甚至部分产品(如爱他美澳洲白金版3段)在补贴政策公布后反而降价7元。线下门店也反映,近期奶粉价格稳定,并推出赠品促销活动。

这场”乌龙”暴露了母婴行业的深层问题:渠道价格体系混乱、消费者对价格极度敏感、品牌信任度不足。乳业分析师指出,线上线下价差大、促销频繁,导致消费者难以判断真实价格,而补贴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放大了市场对”商家收割红利”的担忧。

胖东来入局:零售巨头的”降维打击”与透明化革命

就在行业因价格争议焦头烂额时,零售巨头胖东来突然宣布进军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表示,胖东来将聚焦”民生供应与食品安全”,并延续其自有品牌成功经验,打造高性价比、高透明度的奶粉产品。

1. 自有品牌帝国的底气:从白酒到奶粉的复制路径

胖东来的自有品牌战略已证明其市场号召力:

  • 销售额爆发式增长:2022年仅7500万元,2023年增至2.5亿元,2024年飙至20亿元,2025年目标60亿元。
  • 爆款产品频出:DL精酿啤酒、水果燕麦脆等产品甚至催生代购潮。

这种成功模式为奶粉业务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以高性价比、强信任感切入市场

2. 透明商业模式:打破”高价=高品质”迷信

胖东来在白酒领域已验证”成本透明化”的威力:

  • 案例:与酒鬼酒联名的”自由爱”白酒定价200元/瓶,主动公开成本168.26元,毛利率仅15.87%,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20-258元定价。产品上线后迅速售罄,二手平台甚至出现加价代购。

如今,胖东来计划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奶粉行业:

  • 定价策略:采用”成本+15%-20%毛利”,目标将国产奶粉售价压至200-250元区间(目前某鹤等高端品牌定价超350元)。
  • 供应链透明化:开放奶源追溯系统,共建欧盟标准牧场,推行”三重检测机制”,确保全链路可视化。
3. 渠道优势:绕过中间商,直连消费者
  • 区域忠诚度:胖东来在河南市场拥有极高消费者黏性,门店坪效远超行业平均。
  • 精准客群:粉丝群体(25-35岁中产家庭)与奶粉主力消费者高度重合,注重安全而非品牌溢价。

挑战与机遇:能否复制”小米式”颠覆?

尽管胖东来模式极具吸引力,但其奶粉业务仍面临多重挑战:

1. 行业调整期:出生率下降与竞争加剧
  • 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24年婴幼儿奶粉销售额下滑7.4%,市场增长乏力。
  • 新品牌需差异化突围,而奶粉作为特殊食品,监管严格(生产资质、配方注册等门槛高)。
2. 胖东来的破局策略
  • 轻资产模式:可能通过OEM代工(如与某某美合作)或共建标准,降低自建产能风险。
  • 技术赋能:门店设置”奶粉成分光谱仪”,直播工厂溯源,强化消费者信任。
3. 对行业的鲶鱼效应

若胖东来成功,将倒逼传统乳企转型:

  • 从信息不对称到透明竞争:迫使对手优化供应链、降低溢价。
  • 服务化转型:如某鹤已推出孕期营养指导、京东超市提供”尿裤尺码随心换”等增值服务。

政策、透明化与服务的三重变革:中国奶粉行业的未来

胖东来的入局,恰逢中国奶粉行业三大趋势交汇:

  1. 政策红利:育儿补贴引导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造,政企合作模式(如京东母婴券)放大惠民效果。
  2. 透明革命:胖东来的”成本公开+全链路溯源”或成行业新标杆,重建消费者信任。
  3. 服务转型:领先企业通过增值服务(如营养指导、售后保障)提升竞争力。

结语:于东来能否成为乳业”雷军”?
雷军通过小米模式颠覆手机行业,靠的是”高性价比+用户信任”。胖东来若能在奶粉领域复制这一逻辑,不仅可能抢占市场份额,更将推动行业从”暴利陷阱”走向”透明竞争”。正如于东来所言:”让妈妈不必为奶粉安全失眠,就是我们的成功。”这场变革的终极赢家,将是那些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