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美妆的”全球跃迁战”:十强洗牌、双百亿冲刺与国际化破局

从”中国头部”到”世界玩家”的转折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美妆行业迎来关键转折——国货品牌不再满足于本土市场的”内卷竞争”,而是以多品牌矩阵、全球化布局、资本并购三大战略为矛,加速向”世界级美妆集团”迈进。最新财报显示,8家头部企业营收增长、7家净利润飘红,珀莱雅、上美股份领衔冲击”双百亿”目标;与此同时,花知晓获珀莱雅独家投资、毛戈平谋划海外专柜、水羊股份搭建”生态联盟”,一系列动作揭示国货美妆的国际化野心已从”试水”转向”深水区”。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国内美妆市场增速放缓(据Euromonitor数据,2024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增速降至5.2%)、渠道红利见顶(传统电商流量成本攀升,线下CS渠道持续收缩)的倒逼,更是国货品牌从”性价比”到”品牌力”、从”单一市场”到”全球舞台”的必然升级。

十强榜单大洗牌:谁在崛起?谁在掉队?

2025年上半年的国货美妆上市公司十强榜单,折射出行业格局的深度重构。

1. 头部双雄领跑,双百亿触手可及

  • 珀莱雅以53.62亿元营收稳坐”国货一哥”,仅用半年便超过去年全年营收的50%,距离2024年全年的89.05亿元仅一步之遥;若下半年保持增速,其全年营收有望突破百亿,成为首个”百亿级”国货美妆企业。
  • 上美股份紧随其后,上半年营收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暴涨34.7%,按此趋势全年营收或逼近80亿元,与珀莱雅共同构成”双百亿”梯队。

2. 中坚力量集体上扬,上海家化重返前三

上海家化、巨子生物、毛戈平、水羊股份营收均超25亿元,且增速亮眼:

  • 上海家化在董事长林小海改革一年后重回前三(营收28.9亿元,同比增长9.6%),终结此前连续两年的下滑,主品牌佰草集、玉泽通过产品升级重拾市场信任;
  • 巨子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壁垒,营收同比增长22.1%至26.3亿元,排名从2021年第十跃升至第四,市值长期稳居行业第一;
  • 毛戈平成为最大黑马,营收31.3%、净利润36.1%的增速远超同行,高端定位(客单价超500元)与线下专柜渠道优势(全国超300家门店)在消费分级中凸显韧性。

3. 调整中的”掉队者”:贝泰妮、华熙生物亟待反转

  • 贝泰妮因主品牌薇诺娜面临竞品挤压(如薇诺娜宝贝增速放缓),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5.2%,但通过优化供应链(毛利率提升至76.01%)和现金流管理(经营性现金流大增145.7%),下半年有望触底反弹;
  • 华熙生物虽整体营收微降,但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9%,销售费用率下降3个百分点,标志着从”原料依赖”到”终端品牌”转型的初步成效。

榜单变动逻辑:头部企业通过多品牌+高端化抵御市场疲软(如珀莱雅彩棠、上美newpage一页),而单一品牌或依赖流量的企业(如部分淘品牌)逐渐掉队。

增长密码:多品牌矩阵与细分赛道突围

面对国内美妆市场”存量博弈”,头部企业无一例外地将多品牌战略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1. 珀莱雅:”主品牌+专业品牌”协同作战

  • 主品牌珀莱雅(占比74.27%)仍是基本盘,但增速贡献更多来自子品牌:
    • 彩棠(彩妆类)营收7.05亿元(+21.11%),成为第二曲线;
    • Off&Relax(洗护类)同比激增102.52%,主打”亚洲头皮健康”,抢占洗发水高端市场;
    • 悦芙媞(年轻肌护肤)从基础清洁升级至修红修护,营收1.66亿元;
    • 原色波塔(小众彩妆)以”自我表达”为理念,营收大涨80.18%。

2. 上美股份:全年龄段覆盖的”品牌军团”

  • 韩束(占比81.4%)仍是支柱,但newpage一页(婴童护肤)以146.5%增速成为新增量,天猫/抖音复购率超50%;
  • 安敏优(敏感肌)、极方(专业护发)、NAN beauty(新锐彩妆)分别瞄准细分需求,形成”主品牌+专业线+新物种”的立体矩阵。

3. 水羊股份:高端化与全球化品牌管理

转型为”高奢美妆品牌管理公司”后,水羊股份自有品牌毛利率提升至76.83%(+5.7个百分点),并收购伊菲丹(法国高端抗衰)、PierAuge(法国沙龙香氛)、Hawkins & Brimble(英国男士理容),覆盖从抗衰到男士护理的全场景。

关键洞察:国货品牌不再依赖单一爆品,而是通过**”主品牌稳大盘+子品牌拓人群”**的模式,分散风险并挖掘增量。

全球化突围: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布局”

当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国际化成为头部企业的必选项。

1. 珀莱雅:投资花知晓,卡位东南亚年轻市场

投资国风彩妆品牌花知晓(覆盖日本、东南亚等数十国),看中其”高颜值+平价”定位在Z世代中的影响力。花知晓在泰国、马来西亚的社交媒体曝光量年增300%,珀莱雅借此补足**”性价比彩妆”**板块,完善全球品牌梯队。

2. 毛戈平:高端路线,直攻欧美核心渠道

计划通过海外专柜+本土团队进军欧美市场,重点布局百货商场(如巴黎老佛爷、纽约梅西百货),并寻求收购”供应链+高端定位”的互补品牌,目标成为”东方高端美妆代表”。

3. 水羊股份:”10+3″战略+生态联盟

旗下伊菲丹在纽约、巴黎等10大城市开设旗舰店/SPA馆,覆盖高端客群;收购的美国品牌RéVive填补北美百货渠道空白;更通过**”水羊生态联盟”**(聚合研发、供应链、资本)助力御泥坊等品牌出海,2024年御泥坊海外营收已突破5000万元。

4. 其他玩家:差异化路径

  • 贝泰妮加速在东南亚建设生产基地,降低关税成本;
  • 华熙生物通过原料优势(如玻尿酸)切入国际医美市场。

挑战与机遇:国货出海需解决品牌认知度低、文化差异、本地化运营三大难题。珀莱雅、水羊等企业通过”收购+本土团队”模式降低风险,而毛戈平等则押注”高端溢价+文化输出”。

未来展望:从”中国龙头”到”世界级玩家”的终极考验

国货美妆的全球化绝非坦途:

  • 品牌力:国际大牌(欧莱雅、雅诗兰黛)拥有百年历史与全球营销网络,国货需用”东方美学””科技成分”等差异化标签建立认知;
  • 供应链:跨国物流、本地化生产、合规认证(如欧盟ECARF、美国FDA)考验运营能力;
  • 文化融合:产品设计需兼顾全球审美与在地需求(如东南亚偏好轻薄质地,欧美重视功效宣称)。

但趋势不可逆——据Euromonitor预测,2025年中国美妆品牌海外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而头部企业已占据先发优势。那些兼具产品原创力、品牌叙事能力与跨市场效率的玩家,有望在5-10年内跻身全球前十

正如珀莱雅董事长侯军呈所言:”未来10年,我们要成为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这场竞赛才刚刚开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