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股份 1.51 亿元关联收购,跨界储能能否破局?

2025 年 9 月 4 日晚间,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成股份,000151.SZ)披露的重组预案,犹如一颗石子投入资本市场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中成股份拟以 1.51 亿元的交易价格,发行股份购买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技江苏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100% 股权,同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 1.51 亿元,这一动作标志着中成股份正式跨界储能行业,试图为公司的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中成股份的困境与抉择

回顾中成股份近年来的经营业绩,可谓是一路坎坷。从 2019 年至 2024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波动较大,分别为 11.84 亿元、17.8 亿元、21.6 亿元、42.22 亿元、30.67 亿元、12.26 亿元,而净利润更是在盈利与亏损之间徘徊,2022 年 – 2024 年连续三年亏损,2019 年至 2024 年扣非净利润更是连续六年亏损,累计亏损约 15.14 亿元。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 5.23 亿元,同比下滑 22.22%,归母净利润 – 5550.41 万元,尽管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公司的经营状况依然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成股份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扭转业绩颓势,而储能行业似乎成为了其眼中的 “救命稻草”。

中技江苏的基本面剖析

中技江苏主要从事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其主要产品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通过在电价低谷期从用户处购电并储存,在电价高峰期向用户售电,与用户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来获取收益。从财务数据来看,中技江苏的业绩增长较为明显,2023 年 – 2024 年以及 2025 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 1539.96 万元、3792.68 万元、2241 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191.85 万元、1499.44 万元、490.96 万元。然而,中技江苏也存在着明显的风险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客户依赖问题。在 2023 年 – 2025 年上半年,中技江苏对宁德时代及其下属子公司产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99.72%、91.96%、85.15%,宁德时代一直是其第一大客户。一旦宁德时代及其下属子公司的用电量大幅减少、经营情况恶化,或者中技江苏未能及时开发新客户、中标新项目,将对其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储能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推广,储能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关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利,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然而,储能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江苏等地已明确缩小电价峰谷价差,预计将直接削薄 20% – 30% 的利润空间,而且峰谷价差缩小已成为全国政策大趋势,这对中技江苏依赖峰谷电价差的盈利模式构成了直接威胁。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交易,电站收益的不确定性逐步增加,同时储能行业技术门槛较低,商业模式容易被复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24 年,储能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普遍在 2% – 10%,而中技江苏 2024 年净利润率高达 45.5%,如此高的利润率在当下市场环境下难以持续,其未来的盈利能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交易的影响与市场反应

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技江苏将成为中成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营业收入等主要财务数据将有所提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规模也有望得到改善。同时,中成股份与中技江苏将在储能项目建设及运营、客户资源、出海平台等方面形成协同及互补关系,有助于中成股份拓展产业链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然而,市场对本次交易的反应却较为复杂。5 月 28 日复牌首日,中成股份股价开盘一度涨停,但随后大幅跳水;5 月 29 日,公司股价以逼近跌停价开盘,后随大盘震荡反弹,但收盘仍跌超 5%。市场的波动反映出投资者对本次交易的分歧,一方面,部分投资者认为中技江苏手握储能项目,背靠通用技术集团,此次并购整合有望实现业务转型和业绩逆转;另一方面,也有投资者对标的公司的规模、商业模式、技术实力以及大客户依赖等问题表示担忧,认为其能否支撑上市公司的转型还有待观察。

业绩承诺的压力与未来展望

本次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如交易于 2025 年实施完毕,中技进出口承诺标的公司在 2025 年 – 2027 年各会计年度应实现的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 1015.66 万元、1930.71 万元、1902.05 万元;如交易于 2026 年实施完毕,标的公司在 2026 年 – 2028 年各会计年度应实现的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 1930.71 万元、1902.05 万元、1865.31 万元。从目前中技江苏的业绩来看,要实现这些业绩承诺并非易事,尤其是在面临储能行业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中成股份能否通过本次跨界收购,成功在储能行业站稳脚跟,实现业绩的扭亏为盈,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未来,中成股份需要在拓展客户资源、提升技术实力、优化商业模式等方面下功夫,降低对大客户的依赖,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储能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破局而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中成股份此次 1.51 亿元的关联收购,是其在困境中的一次大胆尝试,跨界储能行业既有可能成为公司发展的新起点,也可能面临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资本市场对其的关注和争议,也将随着交易的推进和公司后续的发展而持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