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家到自行车大王,84 岁老人靠卖折叠车募资 2600 亿

在香港,有一位 84 岁的老人,名叫韩德玮。他曾经是一名激光物理学家,却在中年转行,投身自行车行业。如今,他创立的大行折叠自行车,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品牌。9 月 9 日,大行的母公司大行科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 49.5 港元,开盘价高达 67.5 港元,涨幅达 36.36%,市值超过 21 亿港元。

在上市之前,大行科工的招股反应极为热烈,吸引了超过 2600 亿港元的孖展认购,超额认购倍数高达 6688 倍,打破了港股新股认购纪录,成为今年的 “超购王”。韩德玮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传奇,也是香港和深圳创新精神的体现。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年龄不是限制,只要有梦想和勇气,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启新的篇章。

从激光物理到折叠自行车

韩德玮 1941 年出生于广东韶关,9 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19 岁又移民美国。他在南加州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休斯飞机公司,从事战用激光研究。1977 年,他被派往休斯研究院,专注于激光核聚变,希望为人类开发清洁能源。在研究院期间,韩德玮参与编写了《Laser Handbook》,这本书至今仍是该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然而,20 世纪 70 年代的石油危机改变了韩德玮的人生轨迹。石油危机导致油价飙升,人们开始寻找更节能的出行方式。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经济的交通工具,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但传统自行车体积大,携带不便,于是韩德玮开始思考如何设计一种更便携的自行车。

利用业余时间,韩德玮在自家车库里开始了折叠自行车的研发。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1981 年,他终于成功发明了第一代 “韩式折叠车”。这款车采用了独特的折叠设计,可以轻松放入汽车后备箱或公共交通工具,解决了人们出行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

创立大行,走向全球

发明了折叠车后,韩德玮希望将其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受益。但他的想法并不被看好,许多人认为折叠自行车市场太小,没有商业前景。面对质疑,韩德玮没有放弃。他和弟弟 Henry 通过媒体宣传,吸引了 35 位投资者,筹集到 200 万美元,于 1982 年在北美创立了大行品牌。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1986 年,韩德玮在台北建立了生产基地。当时,台湾的自行车产业正蓬勃发展,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人才。借助当地的产业优势,大行的业务迅速扩张。1993 年,大行推出第三代折叠车,荣获台湾发明奖;同年,第四代折叠车研发成功,广东生产基地落成。

2000 年,大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 “世界最大折叠车产销集团”,这一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1 年,大行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了产能,完善了供应链。如今,深圳已经成为大行的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

深耕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自行车市场中,大行能够脱颖而出,靠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大行在中国拥有 113 项有效专利,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 22 项有效专利。这些专利涵盖了车架结构、折叠系统、骑行性能等多个方面,为产品的高性能和高品质提供了保障。

大行的研发团队由韩德玮亲自带领,团队中有两名博士专家,专注于新技术的开发。公司还建立了中国首个折叠自行车专业测试中心,确保每一款产品在上市前都经过严格的测试。2022 年至 2024 年,大行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900 万元、1070 万元和 1760 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除了技术创新,大行还注重产品设计。公司的产品不仅追求功能性,还兼顾了美观和舒适性。大行的折叠自行车设计简约时尚,颜色鲜艳,深受消费者喜爱。无论是在城市街道还是郊外小道,大行折叠车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深圳助力,再创新高

选择在深圳设立总部,对大行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深圳是中国的创新之都,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活跃的创业氛围。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深圳 90% 的零部件可以在 1 小时车程内采购到,这种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周期。

在人才方面,深圳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为大行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深圳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创新,为大行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折叠自行车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行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收从 2.54 亿元增长至 4.51 亿元,两年复合增长率达 33.1%;净利润从 3143 万元增长至 5230 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9.1%。2025 年前四个月,公司营收 1.85 亿元,同比增长 46.8%,净利润更是暴涨 69.3%。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大行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折叠自行车领域,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在高端市场,英国品牌 Brompton 凭借精湛的手工工艺和复古设计,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低端市场,众多白牌厂商通过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大行处于中端市场,面临着来自上下两端的竞争压力。

此外,随着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兴起,大行也面临着电动化转型的挑战。虽然大行已经推出了 e-DAHON 等电动折叠车产品,但产品定价较高,如何在性能、成本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是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挑战,大行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在技术研发上,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大行将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公司也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84 岁的韩德玮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创业故事。从激光物理学家到自行车大王,他的人生充满了转折和惊喜。他创立的大行品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在深圳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大行有望继续创造辉煌,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而韩德玮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求梦想,不断创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