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深圳/香港——比亚迪汽车与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宣布联合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这一合作标志着比亚迪正式进军具身智能(Embodied AI)领域,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数千万港元,推动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

强强联合:比亚迪与港科大布局未来科技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旨在让机器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工业制造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此次合作中,比亚迪将依托港科大的科研实力,重点攻关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技术,开发适用于模拟与真实环境的操作数据采集方案,以降低数据获取成本,并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使机器人能够在家庭或工厂环境中自主完成多类任务。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早期我们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快速扩大规模,如今则需要将中国制造业推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这一表态凸显了比亚迪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的战略决心。
聚焦三大核心方向:机器人、智能制造与自动驾驶
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将围绕三大核心方向展开:
- 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
实验室将探索如何让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和任务执行能力,使其能够在家庭、工厂等复杂环境中自主完成操作。例如,机器人可能需要具备抓取不同形状物体的能力,或在动态环境中避障行走。比亚迪希望通过这一技术突破,推动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和家庭服务领域的应用。 - 数据驱动的智能训练
数据是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实验室将开发高效的数据采集方案,降低训练成本,同时利用大模型技术提升机器人的决策能力。这一方向可能涉及仿真环境模拟、强化学习等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训练后直接应用于现实场景。 - 自动驾驶技术升级
除了机器人领域,比亚迪与港科大还将深化自动驾驶合作,提升高阶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可能包括更先进的感知算法、路径规划技术,以及车路协同系统的优化。
比亚迪的智能化转型:从电动车到机器人
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近年来不断拓展技术边界。从电池技术到智能驾驶,再到如今的具身智能,比亚迪正逐步构建一个涵盖“电动化+智能化”的生态系统。此次与港科大的合作,不仅是对机器人技术的布局,更是比亚迪向“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领域延伸的重要一步。
行业影响:具身智能商业化加速
具身智能被认为是继大语言模型之后的下一个AI爆发点。特斯拉、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已在该领域投入巨资,而比亚迪的加入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未来,具备自主能力的机器人可能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家庭服务等领域,甚至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未来展望:数千万投入能否撬动千亿市场?
比亚迪此次投入数千万港元,虽然相比其电动车业务的规模较小,但却是其智能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如果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能够顺利落地,比亚迪有望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占据先发优势,甚至引领下一代智能技术的发展。
结语
比亚迪与港科大的合作不仅是企业间的技术联盟,更是中国智能制造升级的缩影。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机器人可能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而比亚迪正站在这一变革的前沿。未来几年,这一联合实验室的成果将备受关注,或许将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下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