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策略频出,海底捞”放下身段”
曾几何时,海底捞是高端火锅的代名词,人均消费百元、服务极致周到是其标签。然而,近年来,海底捞却悄然调整策略,从高价走向平价,甚至推出低价自助餐、盒饭、早餐等,试图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增量。

- 22元自助午餐:西安太奥广场门店推出工作日12:00-15:00的自助午餐,包含三款热菜、三款凉菜、水果、饮料和主食,价格仅为22元。
- 12元盒饭:北京门店推出含一荤一素一汤、水果及小菜的盒饭,部分门店支持配送至办公室或学校。
- 5元早餐:洛阳门店推出肉包、素包、馒头、鸡蛋、豆浆/酸奶组合,单点价格更低。
- 地摊模式:天津门店摆摊售卖钵钵鸡、冒菜等,素菜1元/串,荤菜3元/串。
这些低价产品并非全国统一行动,而是海底捞在部分城市的试点,反映出其”因地制宜”的灵活策略。
二、场景创新:从火锅到多业态探索
除了价格调整,海底捞还在场景上不断创新,试图突破传统火锅店的经营模式。
- 特色主题店:夜宵主题店(男模表演、鸡尾酒服务)、亲子主题店、包间店、企业店等,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
- “红石榴计划”:孵化子品牌,如焰请烤肉铺子(已开58家)、小嗨火锅、苗师兄香锅等,覆盖烤肉、小火锅、麻辣烫等品类。
- 加盟模式下沉:2024年启动加盟,但进展较慢(申请2万份,仅开13家加盟店),显示其对下沉市场的谨慎态度。
三、焦虑背后的行业困境
海底捞的”价格战”和多元化尝试,背后是整个餐饮行业的增长乏力。
- 业绩增速放缓:2024年营收增长3.1%,净利润增幅仅4.6%,远低于2023年的33%营收增长和174.6%净利润增长。
- 客单价下滑:2023年首次跌破100元,2024年进一步降至97.5元。
- 同行对比:呷哺呷哺连续亏损,九毛九核心利润下滑87.7%,行业整体承压。
四、未来挑战:如何平衡”低价”与”高端”?
海底捞的低价策略虽然能短期吸引客流,但长期可能影响品牌定位。如何在”平价引流”和”高端盈利”之间找到平衡,是其未来关键。
- 单店效率提升:通过数字化运营、灵活定价(如不同门店不同策略)优化成本。
- 子品牌孵化:焰请烤肉铺子已初见成效,但其他子品牌仍需时间验证。
- 下沉市场风险:加盟模式虽能快速扩张,但管理难度加大,需谨慎推进。
结语:海底捞的”二次创业”
从高价火锅到平价自助,从单一业态到多品牌布局,海底捞正在经历一场”二次创业”。在餐饮行业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其能否通过创新找到新增长点,将决定其未来能否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