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巅峰到谷底:一场”欧·亨利式”的崩塌
7月2日公测的《解限机》,曾被视为国产机甲游戏的”救世主”。央视点赞、玩家期待、全球关注,甚至被拿来与《装甲核心》对比。然而短短一周内,Steam好评率暴跌至62%,玩家在线数腰斩,金山软件股价同步跳水——这场”高开低走”的剧情,堪称游戏行业的现实版”欧·亨利式结局”。

差评如潮的背后,是玩家对游戏体验的极度不满:新手引导缺失、平衡性崩坏、经济系统崩溃、美术风格土味、角色设计擦边……更讽刺的是,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西山居转型之作”,恰恰暴露了这家老牌游戏公司在创新路上的致命短板。
二、十年磨剑:西山居的”机甲执念”
《解限机》的坎坷,早在其立项时就埋下伏笔。

1. 一次豪赌:从武侠到机甲的跨界
西山居长期依赖《剑网3》的武侠IP,但面对市场饱和与IP老化风险,转型迫在眉睫。2014年,西山居投资英国太空射击团队,试图切入科幻机甲领域,并邀请《合金装备崛起》制作人松山重信加盟。然而,跨国合作因文化差异与设计分歧最终破裂,项目沦为”西山居独角戏”。
2. 另类积累:从《少女咖啡枪》到《尘白禁区》
在失去外援后,西山居通过一系列中小型射击游戏(如《双生视界》《尘白禁区》)试水,积累经验。但这类游戏与硬核机甲的差距,如同”手游与3A大作的鸿沟”。直到2021年郭炜炜亲自接手,《解限机》才真正进入开发快车道——一年烧掉1亿,足见其战略意义。
三、公测翻车:六大”致命伤”解析
1. 新手引导:把玩家当”机甲专家”
玩家吐槽:”主界面像迷宫,序章教学形同虚设,真正的操作教程藏在隐藏关卡。”许多新人因不懂规则(如PVP不能换机甲)直接弃游,首周流失率极高。
2. 平衡性灾难:重型机甲”爸爸”,轻型机甲”孙子”
赤霄等重型单位横扫战场,而灵活的轻型机甲只能被动挨打。玩家戏称:”开黑豹(轻型机甲)的队友,连看都不敢看赤霄一眼。”
3. 经济系统崩溃:通货紧缩逼退玩家
游戏货币依赖氪金或”搜打撤模式”获取,但公测初期玩家缺乏资源,市场交易停滞。顶级装备滞销,商人亏本甩卖,形成恶性循环。
4. 美术与角色设计:从”科幻”到”土嗨”
七彩LED跑马灯涂装、过度美颜的驾驶员(大眼睛、玻尿酸脸)、擦边动画(机甲爆炸必抖胸)……玩家怒批:”这审美停留在页游时代!”
5. 配音违和:粉毛女驾驶员配古偶声线
中性风角色却用甜腻配音,对比《霍格沃兹之遗》的硬汉老板娘,显得格格不入。
6. 技术瑕疵:塑料感建模与网络延迟
尽管操作手感尚可,但机甲建模的廉价感、频繁的网络卡顿进一步放大了负面体验。
四、差评背后的深层矛盾
1. 西山居的”路径依赖”
长期做武侠游戏的团队,难以驾驭科幻机甲的硬核设定。从排焰口零件细节到机甲物理交互,西山居暴露了技术储备不足的短板。
2. 玩家预期的落差
《解限机》宣传片对标《装甲核心》,但实际体验更像”机甲版《守望先锋》”。玩家吐槽:”说好的高达呢?怎么变成QQ飞车+高达皮肤?”
3. 商业化与体验的冲突
强制PVP、氪金影响平衡、经济系统剥削玩家……西山居试图复制《剑网3》的”氪金成功学”,却忽视了机甲玩家对公平竞技的追求。
五、未来:能否避免”边境式”悲剧?
《解限机》并非毫无亮点:机甲设计惊艳、射击手感扎实、免费游玩模式亲民。若西山居能快速迭代——优化新手引导、重做经济系统、调整平衡性——仍有翻盘可能。
但时间不等人。在《尘白禁区》等竞品虎视眈眈的当下,若继续敷衍了事,《解限机》恐成第二个《边境》:高开低走,最终湮没于差评浪潮中。
结语
《解限机》的崩塌,是西山居转型之痛的缩影,也是国产单机游戏”创新焦虑”的写照。玩家要的不是”国产高达”的噱头,而是一款真正用心打磨的机甲游戏。至于它能否重生?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版本更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