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训练孩子思维能力?你不能不知道定量思维

一位深耕基础教育二十余载的小学教师总结:一二年级差距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差地别!

这并非危言耸听,原因也很简单,一二年级,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孩子背背记住就行。

三年级以后,数学 “公式、定理” 这类知识,就要求孩子从 “具象思维” 过渡到 “抽象思维”,需要孩子具备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能理解看懂题。

如果孩子的思维能力跟不上,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容易不断劣势累积,成绩下滑,最终会吃大亏!

所以,越早开始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考试中才越能游刃有余。

作为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呢?今天科学家来解惑。

定量思维,孩子不可或缺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又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如果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对于 6 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所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在众多思维能力中,定量思维显得尤为特别。所谓定量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运用数学工具和数量分析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精准描述、分析和预测的思维方式。在生活中,定量思维的应用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在超市购物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需要比较不同品牌、不同规格商品的价格,计算性价比,从而做出最划算的选择,这背后就是定量思维在起作用。又比如,在规划旅行时,我们要根据预算来安排行程,计算交通、住宿、餐饮等各项费用,确保不超支,这同样离不开定量思维。

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定量思维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学科中,从简单的数字运算到复杂的应用题,从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到函数关系的分析,都需要定量思维。例如,在解数学应用题时,孩子需要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定量思维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物理中的速度、加速度、力的计算,化学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定量思维能力。如果孩子缺乏定量思维,就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学科知识,更难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孩子定量思维不足的表现

很多家长可能并不清楚孩子在定量思维方面是否存在不足,其实,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往往能反映出他们定量思维的发展状况。

在数学学习上,有些孩子在做计算题时经常出错,对数字不敏感,运算速度慢。比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别的孩子能很快得出答案,他们却需要思考很久,而且还容易算错。在解决应用题时,这些孩子往往难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知道从何下手。例如,对于 “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 3 个,问小红有几个苹果” 这样简单的应用题,他们可能也会感到困惑。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对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概念模糊,无法准确计算。比如,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不知道要用长乘以宽,或者会混淆公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