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8 月 16 日凌晨,加拿大航空公司(以下简称 “加航”)陷入了一场严重的运营危机。由于与代表空乘人员的工会未能达成协议,超过 1 万名加航空乘人员正式发起罢工,这一行动直接导致加航及其廉价航空子公司加拿大胭脂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班全面停飞,给无数旅客的出行计划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也让中加航线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据工会方面透露,此次罢工计划持续 72 小时。加航在空乘罢工后迅速做出反应,无奈宣布暂停旗下两大主要运营板块的航班。不过,旗下另两家区域运营商仍在坚持运营,试图在这场风波中维持一定的运输能力。加航预估,在罢工和停飞的这段艰难时期,每日约有 13 万名乘客的出行将受到波及。
此次罢工的根源在于航空公司与空乘人员在薪资及薪酬计算方式上存在巨大分歧。长期以来,加航空乘人员对于自身薪资待遇以及薪酬计算方法积怨已久。空乘们指出,在现行的薪酬体系下,他们在航班之间的地面等待时间、协助乘客登机等地面作业期间的付出未得到应有的薪酬回报。而加航方面,虽然提出在 4 年内将空乘总薪酬提升 38%,且第一年涨幅达 25% 的方案,但工会认为这一方案远低于通胀水平,与空乘人员的市场价值不匹配,甚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双方谈判最终破裂,罢工由此爆发。
早在 8 月 13 日,加拿大空乘工会就已向加航告知停工意向。加航也提前做出了应对措施,预告在 15 日到 18 日间减少航班。同时,加航还为持有上述时段机票的乘客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可免费改签到 21 日之后,或者选择退款。即便如此,仍未能阻止罢工的发生。
15 日,加航就已取消了 16 日执飞的所有往返中日韩方向的航班,其中包括上海、北京、香港往返温哥华的重要航线。加航作为加拿大的载旗航空公司,目前运营着从温哥华到北京、上海和香港的直飞航线。由于中加之间存在航权限制,加航一家运营到中国的航班量,相当于中国内地所有运营加拿大航线的航空公司航班量之和。其突然停飞,无疑给中加航线带来了沉重打击。
受此影响,中加航线机票价格瞬间飞涨。目前,中国内地执飞加拿大航线的航空公司主要有国航、东航、南航、厦航、川航和海航。国航 APP 显示,21 日前的北京 – 温哥华机票均已售罄,22 日也仅有 4 万以上的公务舱机票在售;东航的上海 – 温哥华航线到 25 日才有超过 2 万的经济舱销售,并且还是需要连接合伙伙伴航司的转机航班。许多原本计划近期往返中加的旅客,不得不面临出行受阻、成本大幅增加的困境。
在加拿大国内,各大机场也陷入了混乱。在安大略省,许多旅客虽然事先接到航班取消通知,但仍抱着一丝希望前往皮尔逊国际机场,期望能找到替代出行方案,然而却失望而归。一位名叫塔尼娅的旅客无奈地表示,他们一家被困在了多伦多,“航司工作人员不仅未能提供任何改签方案,还一个劲地推诿搪塞”。在温尼伯机场,大量旅客受到罢工和航班取消影响,被迫滞留。17 日,在温尼伯国际机场航站楼前,罢工抗议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加拿大公共雇员工会马尼托巴省主席吉娜・麦凯表示:“我们在这里罢工,争取公平的薪酬,公平的合同和合理的工资 。”
面对加航的罢工危机,加拿大联邦政府迅速采取行动。16 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就业部长帕蒂・哈伊杜发表声明,要求加拿大航空公司恢复航班运营,结束当日凌晨开始的罢工。哈伊杜强调,这一决定旨在保护数十万加拿大人和外国游客免受航班取消的影响,同时保证药品和器官组织等关键货物的运输。在接到联邦政府的复工要求后,加航发表声明称,至 17 日下午前该航司所有航班都将取消,航班将继续暂停,等待加拿大劳资关系委员会的仲裁决定。
17 日,加航曾表示计划于当晚恢复航班。但由于加航员工 17 日下午仍在罢工,原定的航班恢复计划被迫推迟至 18 日晚间。然而,加拿大公共雇员工会当地时间 17 日明确表示,尽管加拿大劳资关系委员会命令加拿大航空空乘人员返回工作岗位,但空乘人员将继续罢工,并邀请加航重返谈判桌,进行公平谈判。央视 18 日凌晨的最新消息称,由于加拿大航空公司空乘人员拒绝遵守联邦复工令,加拿大航空已暂停原定的复航计划。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航班将于 18 日晚恢复,原定于 17 日运营的约 240 个航班已被取消。
回顾历史,1998 年 9 月,加航也曾经历过一次飞行员罢工,那次罢工持续了 13 天,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此次空乘人员罢工,其持续时长同样难以预测,对加航乃至整个加拿大航空运输业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对于众多受影响的旅客来说,他们期盼着加航与工会能够尽快达成协议,恢复航班的正常运营,让他们的出行能够重回正轨。而加航在应对此次危机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平息员工的诉求,恢复运营,还要思考如何挽回因罢工事件而受损的企业形象和旅客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