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觉得自己 “喝口水都胖”,其实未必是真胖,可能是脾虚引发的水肿。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一旦脾胃虚弱,水液代谢就会出问题,湿气在体内越积越多,便会出现四肢沉重、脸部浮肿、肚子胀、没胃口等情况。想要改善这种状态,关键在于健脾祛湿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5 道简单易做的家常健脾菜,食材常见、做法不难,每天换着吃,帮你养出好脾胃,把湿气 “排” 出去。

第一道:冬瓜炒虾仁 —— 利水消肿,清爽不腻
冬瓜是 “祛湿高手”,性凉味甘,能清热利水、消肿生津,搭配虾仁的鲜,既不加重脾胃负担,又能帮身体排水。这道菜低脂清爽,夏天吃解腻,冬天吃也不觉得厚重,特别适合脾虚水肿的人。
食材准备:
冬瓜 300 克、干虾仁(或鲜虾仁)50 克、红椒半根、葱花、食用油、食盐、白糖、胡椒粉、蚝油
详细做法:
- 处理食材:干虾仁用温水泡 10 分钟至软,捞出沥干;冬瓜去皮去瓤,切成 3 毫米厚的薄片(薄一点易熟,还能更好吸收鲜味);红椒切小块,葱花备好。
- 炒出香味:热锅冷油,放入泡好的虾仁,小火慢慢煸炒 1 分钟,逼出虾的鲜味,再加入葱花爆香,香味飘出后倒入冬瓜片。
- 快炒入味:冬瓜翻炒 10 秒后,加 2 汤匙清水,盖上锅盖焖 30 秒(让冬瓜微微变软);开盖后继续翻炒至冬瓜呈半透明状,加少许食盐、一点点白糖(提鲜不腻)、胡椒粉和 1 汤匙蚝油,大火炒匀即可出锅。
健脾关键:
冬瓜的 “利水” 作用能直接帮身体排湿,虾仁补而不燥,两者搭配既能增强脾胃运化,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老人小孩都适合吃。
第二道:牛肉炖西红柿 —— 补脾胃,强气血
牛肉是 “脾胃的好朋友”,性平味甘,能补脾益胃、补气血,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乏力、没胃口特别有效。搭配西红柿的酸甜,既能解肉的腻,又能促进消化,让牛肉的营养更好吸收。
食材准备:
牛肉 500 克、西红柿 2 个、葱姜蒜、八角 1 颗、花椒 5 粒、香叶 1 片、料酒、蚝油、生抽、老抽、白糖
详细做法:
- 处理牛肉:牛肉切成 3 厘米见方的块,用清水浸泡 30 分钟(泡出血水,炖出来不腥);冷水下锅,加 1 汤匙料酒、葱段,大火煮开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
- 炒出番茄汁:西红柿 1 个切小丁(更容易出汁),1 个切大块(炖后吃着过瘾);热锅冷油,下葱姜蒜、八角、花椒、香叶炒香,放入番茄丁,中小火炒至出沙(番茄汁越多,炖肉越香)。
- 慢炖入味:倒入牛肉块翻炒 2 分钟,加 1 汤匙料酒、1 汤匙蚝油、2 汤匙生抽、半勺老抽(调色)、1 小勺白糖(中和酸味),翻炒至牛肉均匀上色;加足量热水(没过牛肉 2 厘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小时(炖至筷子能轻松戳透)。
- 收汁出锅:加入番茄块,大火翻炒 5 分钟,让汤汁浓稠裹在牛肉上,撒葱花即可。
健脾关键:
牛肉补脾胃之气,西红柿的果酸能促进脾胃消化,两者结合既能增强脾胃功能,又能通过补气血间接推动湿气排出,适合气血不足、脾虚乏力的人。
第三道:炒山药海参 —— 健脾补肾,温和滋补
山药是 “药食同源” 的健脾明星,味甘性平,不管是炒着吃、煮着吃,都能补脾胃、助消化。搭配海参的滋补,这道菜温和不燥,能帮脾胃 “添动力”,尤其适合秋冬健脾。
食材准备:
山药 1 根、泡发海参 2 根、干虾仁 10 克、枸杞 10 克、葱花、食用油、黄豆酱、食盐、胡椒粉、生抽
详细做法:
- 处理食材:山药去皮(戴手套防过敏),切成长条,泡在清水中(防氧化变黑);海参切小块,干虾仁和枸杞用温水泡 5 分钟。
- 快炒锁鲜:热锅冷油,下葱花爆香,捞出山药沥干,和海参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翻炒 1 分钟(保持山药脆嫩)。
- 调味出锅:加 1 勺黄豆酱(增香不咸),翻炒出酱香味后,加 1 汤匙清水;放入虾仁和枸杞,加少许食盐、胡椒粉、1 汤匙生抽,大火炒匀即可(全程不超过 5 分钟,避免海参变老)。
健脾关键:
山药能直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海参补而不腻,搭配虾仁的鲜味,让这道菜既有营养又好消化,适合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的人。
第四道:麻汁豆角 —— 健脾和胃,清爽开胃
豆角看似普通,却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富含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身体排浊气。搭配麻酱的香浓,简单凉拌就好吃,夏天吃开胃,冬天吃解腻,是健脾菜里的 “懒人首选”。
食材准备:
长豆角 300 克、大蒜 5 瓣、芝麻酱 2 勺、香油 1 勺、食盐、白糖、生抽、米醋
详细做法:
- 煮豆角:豆角洗净去头尾,掰成 5 厘米长的段;锅中加水烧开,加 1 小勺食盐和几滴油(保持豆角翠绿),放入豆角煮 8 分钟(一定要煮熟,避免中毒);捞出过冷水,沥干备用。
- 做麻酱汁:大蒜剁成蒜末,热锅放 1 勺油,油热后倒入蒜末,小火炒出香味(蒜香更浓),盛出放凉;碗中放 2 勺芝麻酱,加 1 勺香油、3 汤匙清水,朝一个方向搅拌至细腻无颗粒;加适量食盐、半勺白糖、1 汤匙生抽、1 汤匙米醋,倒入炒香的蒜末,拌匀成酱汁。
- 拌匀入味:把豆角放入大碗中,倒入调好的麻酱汁,拌匀即可装盘。
健脾关键:
豆角能促进脾胃运化,麻酱的醇厚口感能刺激食欲,搭配蒜末的辛香,让这道菜既健脾又开胃,适合没胃口、消化不良的人。
第五道:风味鲫鱼 —— 祛湿健脾,肉嫩骨酥
鲫鱼是 “水中人参”,能补脾益胃、利水消肿,尤其适合脾虚导致的水肿、食欲差。这道风味鲫鱼用压力锅压过,骨酥肉烂,连汤都能泡饭,老人小孩都能吃。
食材准备:
鲫鱼 1 条(约 500 克)、葱姜蒜、花椒、香菜、黄豆酱 1 勺、生抽、老抽、料酒、白糖、食盐、胡椒粉、米醋
详细做法:
- 处理鲫鱼:鲫鱼去鳞、去鳃、去内脏,尤其要刮掉肚皮上的黑膜(去腥关键),两面打花刀;用葱段、姜片、1 勺料酒、少许食盐、胡椒粉腌制 20 分钟(去腥入味)。
- 煎炸定型:热锅冷油,油温六成热时放入鲫鱼,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煎透后不易碎),捞出控油。
- 调酱汁焖煮:锅中留底油,下花椒、葱花、姜片炒香,加 1 勺黄豆酱炒出香味;加 2 汤匙生抽、半勺老抽、1 勺料酒、1 勺白糖、少许食盐、胡椒粉、1 汤匙米醋,加 2 碗清水烧开。
- 压至酥烂:把鲫鱼和汤汁一起倒入压力锅,压 30 分钟(普通锅需炖 1 小时);倒回炒锅,大火收汁至汤汁浓稠,撒香菜即可。
健脾关键:
鲫鱼的利水作用能直接帮身体排湿,而且蛋白质丰富,容易被脾胃吸收,搭配酱香的汤汁,既能健脾又能开胃,适合脾虚水肿、体质弱的人。
健脾小贴士:除了吃,这 3 件事也很重要
- 吃饭别太快: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功能差,狼吞虎咽会加重负担,建议每口饭嚼 15-20 次。
- 少碰生冷:冰饮、凉菜会伤脾胃阳气,让湿气更难排出,即使夏天也要少吃。
- 饭后走一走:吃完饭后慢走 10 分钟,能促进脾胃运化,比躺着不动更养脾。
脾胃就像身体的 “营养师”,只有它功能好了,湿气才能排出去,身体才会轻松。这 5 道健脾菜每天换着做,搭配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一段时间,水肿、乏力、没胃口的问题慢慢就会改善 —— 养好脾胃,身体才能更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