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挤眉弄眼、发出 “怪声”?别再误解,这可能是抽动障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异常行为常常让家长们困惑不已。比如,孩子频繁地清嗓子、挤眉弄眼,甚至发出 “怪声”,这些看似调皮捣蛋的举动,真的只是孩子在故意捣乱吗?实际上,这些可能是抽动障碍的表现。今天,我们就邀请到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杭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刘莎莎,为我们详细解读抽动障碍的相关知识。

频繁异常举动,竟是抽动症作祟

琪琪(化名)的经历,为众多家长敲响了警钟。七年前,年仅 6 岁的琪琪开始出现眨眼、耸鼻子、清嗓子等症状。然而,这些早期的异常表现并未引起爸爸妈妈的重视,他们没有带琪琪到医院进行干预,导致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持续着。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 9 岁,琪琪因学习问题被爸爸妈妈责骂后,抽动症状变得愈发严重。她开始频繁地清嗓子、挤眉弄眼,还不时发出 “怪声”。这时,心急如焚的家长才带着琪琪来到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杭州市儿童医院)就诊。

幸运的是,中医科的刘莎莎副主任中医师为琪琪进行了中药及耳穴疗法干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琪琪的症状终于得到了缓解。然而,回家后的琪琪,抽动症状虽然时有发作,但由于不是很频繁,且能自我缓解,这让全家渐渐放松了警惕,再次忽视了对症状的关注。

今年暑假,琪琪过上了 “惬意” 的假期生活。她整天待在空调房里,一天能吃上五六根雪糕,薯片、辣条等零食不离手,还长时间玩着平板和电脑。可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快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半个月后,琪琪的抽动障碍再次发作,而且症状比以往更加严重。她不仅频繁用力挤眼,面颊部肌肉也开始频繁抽动。这一下,全家彻底慌了神,急忙再次来到刘莎莎医生的门诊寻求帮助。

抽动障碍究竟是什么?

刘莎莎医生介绍,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精神行为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肌肉的抽动,这种抽动常常会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等其他精神行为性疾病。更为棘手的是,抽动障碍在临床上很容易反复发作,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很多家长在听到 “抽动障碍” 这个词时,往往会感到十分担忧和恐惧,脑海中会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后果。是不是孩子从此就要长期依赖药物?药物会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面对家长们的这些担忧,刘莎莎医生表示,针对抽动障碍,中医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为孩子和家长排忧解难。

中医治疗,为孩子健康护航

在中医理论中,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抽动障碍的病位主要在肝,属于肝风的范畴,并且与五脏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多采用平肝熄风的方法来进行调理。

除了中药调理,耳穴治疗也是中医治疗抽动障碍的一大特色。中医认为,耳廓上分布着与全身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耳穴。这些耳穴的分布形似一个 “倒置胎儿”,而且耳部经络与全身气血紧密相连。通过对耳穴进行刺激,能够通过经络传导,调节对应脏器的功能,从而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这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且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日常生活中的诱发因素需警惕

对于患有抽动症的孩子来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悉心照料和引导至关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避开那些可能诱发抽动的因素呢?刘莎莎医生提醒,要特别注意以下三大因素:

电子产品,适度使用很关键

在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消遣娱乐的重要工具,孩子们也不例外。然而,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其中的蓝光会对孩子的眼睛产生刺激,进而导致孩子出现眨眼、挤眼等动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肝开窍于目,长时间受到电子产品的刺激,会导致肝血不足,无法濡养眼球,从而引发眨眼等症状。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建议家长严格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最好控制在 20 分钟左右。同时,鼓励孩子早晚多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多看看绿色植物,晒晒太阳,这样不仅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还能减少抽动症状的发作。

冷饮和空调,合理使用莫贪凉

夏天,冷饮和空调成为了人们避暑的 “标配”。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形寒饮冷则伤肺”。根据中医脏腑相克理论,肺气虚寒时,无法克制肝木,就容易出现耸鼻、清嗓子等肝肺气机失调的现象。

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家长要适当限制孩子对冷饮的摄入,同时合理使用空调。建议将空调温度设置在 26℃以上,尤其是对于有鼻炎的孩子来说,更要注意避免因鼻炎发作而诱发抽动症状。

烧烤和膨化食物,谨慎选择保健康

中医认为,烧烤和膨化食物属于刺激性食物,其性味偏燥,容易导致人体上火,出现心肝火偏旺的情况。同时,这类食物对脾胃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消瘦阴虚体质的孩子,影响更为明显,容易出现脾虚肝旺的症状。久而久之,脾虚生痰,痰湿化热,痰热内扰,就会导致肌肉抽动。

因此,家长在孩子的饮食安排上,要格外注意。暑假期间,更要确保孩子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让孩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当孩子出现挤眉弄眼、发出 “怪声” 等异常表现时,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切勿盲目责骂孩子。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帮助孩子避开日常生活中的诱发因素。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