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 卷走 4500 万元,荐股 “杀猪盘” 调查

“这是给你们的一个小教训,不要觉得太难过!我们不骗你,还有人骗你。”

这是 “A 龙头教父”(下称 “教父”,是指在某款聊天软件中指导投资者炒股的人使用的网名)的 “跑路宣言”。

虽然其跑路已经一个月了,但投资者刘女士还没有追回自己 20 万元的本金。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7 月,刘女士一直跟着 “教父” 买卖股票,开始是 “一对一带”,后来,刘女士到 “教父” 推荐的中粤优配 APP 跟单。她实在难以相信,实力 “大佬” 荐股,只是一场历时 9 个月的骗局。

2025 年 7 月 8 日,刘女士在中粤优配 APP 的账户被 “锁仓”,无法提现,接着她就收到了 “教父” 承认诈骗的消息。7 月 19 日,中粤优配 APP 的一位客服给刘女士发信息称,其团队在柬埔寨某园区,投资者被骗的钱已经被老板和财务拿走。

后知后觉的刘女士这才发觉,中粤优配 APP 里所进行的炒股行为均为虚假交易。经济观察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 7 月 1 日至 8 月 14 日,还有中科利华、东兴智赢、富途优配、蓄盈资本等多个平台的投资者表示自己被诈骗。

8 月 13 日,刘女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据她初步统计,在中粤优配 APP 炒股的相关受害者超 300 人,金额已超过 3000 万元。

据投资者反馈,8 月初,中科利华 APP 也无法提现,指导他们炒股的人自称 “股神张伟”(下称 “张伟”),截至 8 月 12 日,已有 55 名投资者被骗,少则 1 万元,多则 198 万元,金额合计超 1500 万元。

这种以 “荐股” 为幌子的投资类诈骗,俗称 “杀猪盘”,其惯用伎俩是通过放长线、层层诱导,诱使投资者不断加码投入资金,最终实施 “收割”。近年来,此类诈骗案件屡见不鲜。

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诈骗团伙伪装成 “民间股神”“游资” 或冒充券商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获取信任后在小众软件中用 “内幕票”“机构配合” 等话术诱导,最终卷走本金完成 “收割”。

从正规平台引流到小众聊天、交易软件

刘女士在某社交平台结识了这位 “教父”。

2024 年 10 月底,她以 30 万元的本金在国内某券商开户炒股,但很快亏损了 10%。在焦虑中,她看到社交平台上一条 “晒战绩” 的评论,引导她关注一个公众号以获取指导。该公众号文章中附有 “Workplace” 聊天软件的下载链接,刘女士下载注册后添加 “教父” 为好友。后来,“教父” 又转移至另一聊天软件 SafeW。

与过去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接触投资者不同,如今诈骗团伙在社交平台、电商软件等多渠道活动,并且在多个平台之间相互引流,手段更加隐蔽且无孔不入。

2025 年 7 月 18 日,投资者董先生被亲属推荐了一款名叫财客来的软件,亲属声称 “有人能带着炒股,每天都能拿一个涨停板,每个月可以赚取超 60% 的利润”。

董先生下载财客来并输入必填的 “邀请码” 后,这个软件自动为他添加了一个助理,名为 “吴鑫”,“吴鑫” 自称是国泰海通证券的投资顾问,其使用的姓名和证券执业编号均可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上查询到。“吴鑫” 给董先生一个网址链接,让其下载 “国泰海通财通机构版”。

董先生添加 “吴鑫” 后,被拉入一个炒股群聊,群内每天都有人晒涨停板收益。

“吴鑫” 声称,投资者可通过机构 OTC(场外市场交易)账户倒筹操作,买入涨停板股票,配合 “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部主力” 资金入场,次日卖出获利。

7 月 21 日,董先生决定开始投资,“吴鑫” 为其破例申请了 1 万元 “保证金”,该 “保证金” 由 “国泰海通证券” 发放至 “国泰海通证券 OTC 账户”,投资者可用此金额在平台炒股,若要提取利润需偿还 “保证金”。

7 月 22 日至 7 月 25 日,董先生每天的收益率都是 10%,但他没有提现,而是充值了 3 万元。“吴鑫” 还声称,充值 50 万元可进入高端 VIP 群,享受 “AI 量化交易”“大宗交易”“新股申购” 等更高收益服务。

但在 7 月 26 日晚,董先生接到反诈中心的风险提示电话,随后,他要求在平台提现,“吴鑫” 斥责他 “不适合赚钱”“会被国泰海通拉黑”,此后不再回复消息。截至 8 月 14 日,董先生的 3 万元本金未追回。

2025 年 8 月 7 日至 13 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安卓、苹果手机应用商店均无法搜索到 “国泰海通财通机构版” 的软件,但可以在网页搜索到相关小众聊天软件的下载链接。

除社交平台的发帖、评论、私信和电商平台订单外,还有投资者从短视频平台、直播间等渠道被导流到各种小众聊天软件和交易软件。

“养熟” 后 “收割”

在各种荐股骗局中,“高额回报” 是核心诱饵。“一对一”“内幕票”“打新股”“量化交易”“大宗商品”“机构账户”“游资配合” 等是常用套路。

2024 年 11 月,“教父” 对刘女士称,可一对一指导其炒股,年收益率可达 100%,但需缴纳 1.98 万元 / 年的服务费。

刘女士付款时,款项转入的是个人银行卡,未签正规合同。然而,“100% 的收益” 从未实现。按 “教父” 指示操作后,刘女士炒股亏损已超 30%。

“教父” 在直播间解释,亏损是因刘女士操作不当。2025 年 4 月,“教父” 声称游资将接手布局,需使用中粤优配 APP。他承诺,从游资操作起半年内,保证帮投资者赚回亏损并实现本金翻倍,否则三倍退还会员费。

刘女士为止损下载了中粤优配 APP,发现其界面类似交易软件,可看实时行情,但无法查看盘中买卖动态,只有收盘后才能看到持仓和盈利。

此后,她多次向中粤优配 APP 充值,金额共计 18.92 万元,收款方为 “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今年 4 月 16 日至 7 月 8 日,刘女士曾小额提取 2 万元,但被以 “跟长线” 为由阻止提取更多本金。

7 月 7 日,刘女士在中粤优配参与华电新能(600930.SH)打新,7 月 8 日,客服称其已中签 10 万元,需再向平台转账 10 万元,否则账户将被冻结。此时,刘女士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刘女士报警后,多位中粤优配投资者尝试提现失败。“教父” 及客服先是以平台故障、税务问题搪塞,后来直接删号、失联。

中科利华的投资者遭遇了类似骗局。自称 “民间股神” 的 “张伟” 通过炒股群带领成员实现小额盈利,并通过直播 “授课指导” 包装专业人设。今年 5 月起,“张伟” 鼓吹 “炒低价牛股” 并推出 “配资通道”,诱导投资者下载中科利华 APP 交易,开通 “量化交易、优先交易” 服务,声称能 “每天做差价稳赚”,并要求投资者投入本金及支付每月 1.5% 的配资款利息。

7 月,“张伟” 编造 “游资进群” 等谎言,以 “3000 万资金计划” 为诱饵,刺激投资者追加资金。7 月 20 日,当投资者试图提取利润时,“张伟” 威胁 “不带你了”,并称资金会在 8 月 4 日到账。8 月 4 日,“张伟” 又以 “账号冻结” 为由,要求投资者撤案才放款,最后以 “要去拘留所” 的借口失联。

8 月 14 日,有中科利华的投资者发现,这个 APP 还能打开,但其显示的大盘、个股走势与同花顺等正规交易软件完全对不上。

撕开 “华丽” 包装

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荐股诈骗团伙常披上 “合法”“专业” 外衣,注册 “投资咨询”“私募基金”“汇付支付”“商贸”“广告咨询” 等公司,冒用正规机构的图标和人员信息,还会向投资者发送 AI 合成的办公场所、红头文件和假冒身份证图片。

投资者提供的材料显示,中粤优配背后的机构为 “中粤(广东)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该机构经营范围包括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和证券投资咨询,但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今年 6 月底,该机构经营状态显示为 “异常”,原因是 “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经济观察报记者查询发现,这家公司未出现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具备资质的机构名单中。

刘女士为中粤优配充值时,收款方为 “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该公司为 2024 年新成立的小微企业。

董先生表示,其款项也是转至个人银行账户,群聊内曾有投资者对此提出疑问,“吴鑫” 还称这是 “第三方存管”。

但实际上,正规券商的 “银证转账” 流程中,款项只在投资者实名账户和绑定的银行卡之间流转。

董先生遭遇的是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诈骗,其中的 “机构 OTC 账户”“保证金” 等均为虚假内容。

2025 年 6 月 18 日,国泰海通证券官网发布公告提醒,不法分子假冒其工作人员与投资者建立联系,邀请投资者加入群聊,发送非法链接地址引导投资者下载假冒的如 “国泰君安证券 OTC” 等软件,或登录假冒国泰海通、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交易网址,诱骗投资者转入资金开展虚假交易,诈骗成功后即失联。

8 月 12 日,国泰海通证券方面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OTC 产品账户目前仅可用于购买私募类产品、收益凭证等业务,跟场内交易无关。因此,机构 OTC 账户没有 “买进已经涨停的股票,帮助主力进一步拉升股价” 的权限。

国泰海通证券方面介绍称,OTC 账户在证券公司客户账户体系之下遵循严格的实名制要求,客户在开立资金账户后方能开立 OTC 账户,OTC 账户和资金账户同名,个人客户无法开立所谓的机构 OTC 账户。

如何防范打击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在中粤优配等平台曝出问题后,目前仍有诸多类似的荐股群处于 “养熟” 阶段,“助理” 或 “老师” 提供买卖点,群内其他成员晒收益烘托氛围。

目前,已有券商能通过技术手段主动打击假冒 APP 的非法证券活动。

国泰海通证券方面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2025 年 1 月至 7 月,国泰海通证券累计主动监测并关停假冒网站超过千例,仿冒 APP 超百例,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

但诈骗组织如同病毒变异进化一般,往往通过 “暗号”“口令” 让投资者在多个平台间流转。

2025 年 6 月 3 日,四川证监局官网发文提醒,未取得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面向客户或投资者有偿提供个股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的行为,均是非法荐股。任何宣称可以帮助投资者在股市实现低风险、高收益、高胜率投资并诱使投资者转账的行为均是诈骗。

8 月以来,招商证券、国盛证券、华金证券、信达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密集发布公告,曝光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或其工作人员名义,开展非法证券及诈骗活动的情况,已导致多名投资者遭遇财产损失。

多家证券公司提醒,投资者若发现有假冒公司 / 工作人员名义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请留存相关证据并致电官方客服联系。如确属非法证券行为,投资者应立即主动向公安部门、监管部门报案,公司将提供必要的协助。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杀猪盘” 屡禁不止,根源在于诈骗手段迭代快、受害者维权难。需要构建 “投资者警惕 + 监管高压 + 平台技术治理” 的闭环体系,压缩犯罪空间。投资者需牢记:股市无捷径,理性才是真防护。监管层面需强化技术穿透与跨境协作。

此外,田利辉称,平台责任不可缺位。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拦截 “免费荐股”“内部消息” 等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对异常交易行为(如高频推荐冷门股票)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诈骗信息扩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