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全面暂停网约车 “一口价”“特惠单” 官方回应属实并推进落实

8 月 19 日,一份《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的通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知明确要求,自 8 月 19 日 0 时起,全面暂停 “一口价”“特惠单” 等低价营销活动,同时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恶意压价行为。此外,调整运价必须提前征求驾驶员意见建议,并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备,履行公示程序后方可实施。该文件落款为西安市交通运输局,时间为 2025 年 8 月 18 日。

8 月 19 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多个部门核实确认,该文件属实。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正计划逐步落实相关要求,督促各个平台严格按照文件执行。

从文件内容来看,近期出租汽车驾驶员集中投诉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企业,指出其采用 “一口价”“特惠单” 等方式实施低价营销和恶意竞争。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西安市出租汽车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还侵害了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对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冲击,社会关注度极高,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此次通知的第一个要求便是 “立即停止低价营销”。除了暂停低价营销活动,还要求严格遵守价格法规。在明码标价方面,要求网约车平台及聚合平台企业必须清晰、醒目地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计价规则、服务质量承诺、乘客投诉方式等内容,且不得利用数据算法、技术规则等扰乱市场消费秩序。在禁止不正当竞争方面,严禁以虚假宣传手段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严禁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提供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严禁通过 “大数据杀熟” 等差别化定价方式实行价格歧视。在规范收费行为方面,必须在平台显著位置明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退费规则等,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驾驶员接受与平台服务无关的附加收费,严禁以虚假优惠、拆分项目等不正当手段实施不合理收费,切实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

该文件还同时要求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限期自查整改、健全内控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文件最后强调,各平台企业务必深刻认识低价竞争问题的严重性与整改要求的严肃性,立即行动,全面整改。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将会同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拒不整改或仍存在违规行为的平台,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网约车的 “一口价” 订单是一种固定车费模式,平台根据起点、终点以及预估的行驶里程预估车费,无论中途是否堵车、绕路等,都不需要乘客多支付车费。而 “特惠单” 相较于网约快车,价格更为优惠。一直以来,这两种模式的单子因价格过低,遭到网约车司机的普遍抵触。有网约车司机吐槽,自己接的一口价订单,乘客实际支付的打车成本大概 1 元 / 公里,而司机到手的钱还要经过平台抽成,实际上更低,基本上属于不挣钱。但如果关闭一口价、特惠单,很可能在非高峰期,平台就不再向司机派单。所以,虽然平台给了司机选择关闭一口价或特惠的权利,但可以通过是否派单的方式,引导司机接单特惠或一口价订单。

此次西安暂停网约车 “一口价”“特惠单” 的举措并非个例。据媒体梳理,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多地已出台新政规范网约车行业竞争。广东清远、河南开封、江西鹰潭等多地相关部门此前已要求网约车平台严禁强制网约车司机接 “一口价” 订单。

对于这一政策调整,网约车司机和乘客也有着不同的反应。从事网约车行业多年的周师傅表示,其日常平台订单中超过一半为特惠订单。接特惠订单意味着收入缩水,但若主动拒接,系统派单等待时间将大幅延长,有时甚至等候半小时才能获得一单普通订单。频繁拒接特惠订单还将导致服务分被扣减,影响后续接单。在平台规则压力下,无论个人意愿如何,往往被迫接受这类低价订单。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乘客出行成本,却使得司机陷入 “多劳难多得” 的困局,想要增加收入,只能接更多的特惠订单,大家被迫陷入 “内卷”。所以,取消 “一口价”“特惠单” 在网约车司机看来 “大快人心”。但也有乘客表达了不同看法,陈女士认为,“特惠单”“一口价” 之类网约车派单模式,不仅能有效节约出行成本,更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价格,防止最终车费金额和预估费用相差过大。现在叫停 “一口价” 的模式,打车出行遇到动态加价的情况可能会更普遍,且加价幅度可能更大。“特惠单” 和 “一口价” 给了乘客在效率和价格之间做选择的机会。不过,陈女士也认可规范网约车市场,避免低价、恶性竞争有其必要性。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后续有关部门会按照该《通知》内容进行督促落实,如果有未按文件内容实施的行为,公众可以向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反映。此次政策调整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推动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后续其实施效果以及对网约车市场各方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