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煮真吃”儿童迷你厨房走红:趣味背后暗藏致命风险

近年来,一种能够实现”真煮真吃”的”儿童迷你厨房”在电商平台迅速走红。这类玩具通常配备可动火的灶台或插电式电磁炉、电饭锅,搭配迷你厨具套装,吸引众多家长购买。然而,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产品背后隐藏着多重安全隐患,甚至已导致儿童受伤案例。消防部门测试显示,其火焰温度高达260℃,燃料油成分存疑,而市场监管尚存空白。

热销背后:家长追捧与安全隐患并存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家长分享孩子使用”儿童迷你厨房”做饭的照片,甚至有家长征集”靠谱品牌”。然而,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因此受伤。去年,武汉一名10岁女童在玩耍时点燃燃料罐,火势失控导致她和弟弟严重烧伤,其中女童三度烧伤,需住院治疗。

消防部门测试发现,这类产品的菜刀锋利度足以切断生肉,而锅具温度可达250℃以上,极易造成烫伤。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燃料油成分不明,部分商家宣称”环保安全”,但实际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甲醇成分。公开资料显示,甲醇属于甲类危险品,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且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损害。

消防实测:温度惊人,燃料存疑

5月29日,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购买了一套售价208元的”儿童迷你厨房”进行测试。消防员发现:

  • 刀具锋利:迷你菜刀可轻松切断黄瓜、胡萝卜,存在割伤风险。
  • 高温危险:煮锅盖温度达100℃,炒锅内部温度高达250℃,火焰核心温度超过260℃。
  • 燃料可疑:燃料油标签标注”安全环保”,但实际有刺鼻气味,疑似含甲醇。

消防部门指出,此类产品若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烫伤、火灾甚至爆炸。

燃料油成分成谜:商家宣称”环保”,实则风险极高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的”环保油”多以甲醇为主,虽成本低、热量高,但易燃易爆,且对人体有害。2019年贵州遵义、2018年广东东莞均发生过因甲醇燃料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然而,电商平台商家大多回避燃料成分,仅强调”安全无毒”,甚至提供单独购买燃料的服务。专家指出,甲醇属于危险化学品,不应作为儿童玩具燃料使用。

行业标准缺失:监管亟待加强

中国国家标准《儿童玩具安全》规定,热源玩具不应燃烧,且需具备阻燃性能。但”儿童迷你厨房”作为兼具烹饪功能的玩具,目前缺乏专门的安全标准。北京市监局曾提醒,此类产品可能存在电线过细、刀具锋利、高温烫伤、重金属超标等风险。

业内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儿童厨具安全标准,并加强市场监管,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企业也应承担责任,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安全要求,而非仅追求商业利益。

专家建议:家长需谨慎选择,避免儿童单独使用

消防部门提示,此类产品不适合低龄儿童,即便在家长的监护下使用,也需注意:

  1. 避免儿童接触火源和高温部件
  2. 勿让儿童单独操作
  3. 若产品出现异味、变形或涂层脱落,应立即停用

专家建议,家长若希望孩子体验烹饪,可选择传统塑料厨具或蒸汽加热类玩具,以降低安全风险。

结语
“儿童迷你厨房”的走红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动手能力的重视,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完善行业标准、加强监管,并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才能让这类产品在娱乐的同时真正保障儿童安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