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住房成本,让众多打工人倍感压力。然而,一位软件工程师却另辟蹊径,选择在自己的 4 平米特斯拉车内开启独特的生活,三年时间竟省下了 10 万元租房费,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车居生活的日常轨迹
这位每周往返于阳江与深圳的软件工程师张运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车居” 生活。四年来,工作日的他天天睡在车里,巧妙地利用公园的公共卫生间洗漱,每晚仅需支付 6 元停车费。在深圳湾公园开启车居生活后,他的日常轨迹也随之重构。清晨 8 点,他在公园洗手池洗漱完毕,随后驱车 12 公里前往科技园上班。午休时,车内便成了他惬意的小憩空间。下班后,他会根据心情选择不同的公园驻车,享受别样的自由时光。
为了解决洗浴问题,张运来办理了 24 小时健身房会员;衣物则每周带回阳江清洗。经过测算,每月停车费、充电费及生活开销约 3000 元,相较于租房时期,节省了近一半的费用。
应对特殊天气有妙招
面对网友对特殊天气的质疑,张运来早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应对体系。暴雨时,他会迅速转移至商场地下停车场,确保自己和爱车不受风雨侵袭。夏季炎热,他开启空调并配合微开车窗通风,保持车内凉爽舒适的同时,也保证了空气流通。蚊虫季节,他启动双重防护,为自己营造一个无蚊的睡眠环境。不过,他也特别强调,这种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需要照顾家庭的群体,车内空间终究有限”。
车居背后的多重考量
张运来并非因经济窘迫才选择车居生活。他透露,自己月收入数万元,在阳江老家还拥有一座四层别墅,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真正吸引他的是这种生活方式所带来的自由感。清晨在公园的鸟鸣中悠然醒来,傍晚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停车地点,他将车位视作 “海景房”,形容这种状态为 “每天都在度假”,并表示即便有人免费提供住房,他依然会选择车内居住。
在张运来看来,生活的质量不取决于空间大小,而在于如何定义自由。他认为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也不建议大家盲目跟进。
专家观点:合理利用公共资源
此前,相关专家和媒体对此事表达了看法,认为这不仅不是对公共资源的挤占,反而在更大程度上是对公共设施的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的停车位在夜间往往存在大量闲置,张运来错峰停车,既满足了自己的居住需求,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他遵守规则,支付停车费用,并未对公共资源造成浪费或破坏。
张运来的车居生活,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在高成本城市生活的新思路,也引发了大众对于生活方式、公共资源利用以及自由定义的深入思考。这种个性化的选择,虽然不具有普遍的可复制性,但却为那些在城市中拼搏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大家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