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博主拆机曝光减配 多项核心部件遭更换
7月7日,知名数码博主@硬件侦探社 发布视频,指出小米最新款路由器BE6500 Pro存在”偷工减料”现象。通过对比新旧版本拆机发现,新版在关键零部件上进行了明显缩减:原装的高通高端功放芯片被替换为低端型号,内存容量从1GB降至512MB,闪存芯片规格降低,散热片面积缩小约30%。更引发争议的是,部分版本的PCB板焊接工艺粗糙,存在虚焊风险。

该博主强调,虽然硬件降级后路由器仍能正常工作,但长期高负载运行(如多设备同时接入、4K视频流传输)可能导致稳定性下降。视频发布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截至发稿阅读量已突破2亿次,评论区涌现大量用户投诉,称新版路由器出现发热异常、信号衰减等问题。
小米官方回应:供应商替换不影响性能
面对舆论风暴,小米客服在采访中给出标准化解释:”产品物料会根据供应链情况动态调整,所有供应商均通过小米认证,功能与性能符合国家标准。”中国区智能硬件市场负责人@Selen7 也在评论区留言”内部高度重视”,但未透露具体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小米首次因硬件配置问题陷入争议。2022年Redmi K50系列曾被曝摄像头传感器降级,2023年小米13 Ultra的屏幕供应商更换也引发过用户不满。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指出:”消费电子行业供应链波动确实存在,但企业有义务明确告知消费者配置变化,而非模糊回应。”
技术拆解:减配背后的成本账
记者联系到参与拆机的第三方实验室工程师王磊。他分析称,此次减配可为单台路由器节省约40元成本:
- 功放芯片从高通QPF4588换成国产方案,差价约15元
- 内存芯片容量减半,成本降低8-10元
- 散热片改用廉价铝材,节省12元
- 焊接工艺简化,人工成本下降5元
“这些改动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但会直接影响产品寿命。”王磊特别指出,缩小后的散热片可能导致芯片长期过热,加速电子元件老化。
消费者反应:要求建立配置透明机制
事件发酵后,超5万名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集体维权,要求小米:
- 公开各批次路由器详细配置清单
- 为已购买用户提供差价补偿
- 建立”配置可查询”系统,扫码即可查看具体参数
法律专家赵占领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真实、全面告知商品信息。若企业刻意隐瞒配置变更,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行业观察:路由器市场进入”参数内卷”时代
随着Wi-Fi 7技术普及,路由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IDC数据显示,2025年Q1中国路由器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7%,但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5%。在此背景下,部分厂商选择通过”隐性减配”维持利润空间。
通信行业资深观察家项立刚认为:”消费者对无线网络的要求已从‘能用’转向‘稳定高速’,单纯追求低价而牺牲品质的做法不可持续。”他建议监管部门出台路由器配置强制标注规范,避免”货不对板”现象。
最新进展:小米承诺两周内公布解决方案
截至发稿,小米尚未公布具体补偿措施,但内部人士透露正在制定三套预案:
- 方案A:为受影响用户提供两年延保服务
- 方案B:开放老版本库存特供购买渠道
- 方案C:推出新版固件优化散热性能
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小米都需要重建消费者信任:”在智能家居生态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硬件诚信比短期利润更重要。”
记者手记:
当”拆机对比”成为检验产品质量的新常态,企业更应主动拥抱透明化。毕竟,在信息高度对称的时代,任何试图模糊配置差异的行为,最终损害的都是品牌自身的信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