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户家井惊现剧毒烙铁头蛇!猫咪狂躁预警 消防员火速救援

盛夏蛇患高发 猫咪立功显警觉
2025年6月23日晚10时许,贵州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木弄村一农户家中发生惊险一幕。农户家的黑猫突然对着院中水井狂吠不止,毛发竖立,行为异常激烈。察觉异样的村民立即上前查看,掀开井盖后赫然发现一条毒蛇正盘踞井内游动。因无法自行处置,村民迅速拨打119求助。

接警后,当地消防部门火速赶赴现场。消防员穿戴专业防护装备,利用捕蛇钳精准夹住蛇身,仅用数分钟便将这条剧毒蛇捕获。经专家鉴定,该蛇为原矛头蝮蛇(俗称“烙铁头”),属中国十大毒蛇之一,毒性极强且攻击性高。

毒蛇档案:烙铁头的致命威胁
原矛头蝮蛇是中国南方常见的毒蛇,尤其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分布广泛。其头部呈明显三角形,体色棕褐相间,体长通常为0.8-1.5米。

毒性数据触目惊心

  • 排毒量:单次可释放毒液108-150毫克;
  • 致死量:仅需48毫克即可导致成年人死亡,理论上一次排毒可毒死2-3人;
  • 毒液类型:以血循毒素为主,引发全身出血、组织坏死及抗凝血反应,致死率约8.4%;
  • 攻击模式:潜伏性强,常静候猎物靠近后突然发动袭击,咬伤后伤口剧痛、肿胀迅速扩散。

三有保护动物:发现需谨慎处置
尽管烙铁头毒性骇人,但其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动物”),随意捕杀或伤害可能面临法律追责。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近亲莽山原矛头蝮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专家呼吁,民众若发现毒蛇,应保持距离并立即联系消防或专业捕蛇团队处理。

消防员提醒:雨季蛇患高发需警惕
盛夏多雨季节为蛇类活动高峰期,尤其是潮湿阴暗的井窖、柴堆、草丛等区域易成为蛇类藏身之所。消防部门建议:

  1. 庭院检查:定期清理房屋周边杂物,封堵孔洞缝隙;
  2. 宠物预警:猫狗对蛇类敏感,若出现异常躁动需提高警惕;
  3. 夜间照明:户外活动时尽量使用手电筒,避免踩踏蛇类;
  4. 急救知识:被咬后保持冷静,减少肢体活动并立即就医,切勿用嘴吸吮或切开伤口。

放归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
此次事件中,消防员将捕获的烙铁头带至远离村庄的野外放生。专家指出,毒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控制鼠类等害虫数量维持自然平衡。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需建立在科学与敬畏之上。

结语
这场“人蛇大战”最终以猫咪预警、消防救援和平收场,既展现了动物间的默契协作,也再次敲响夏季防蛇警钟。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蛇类栖息地与人类活动范围重叠可能增多,唯有提升防范意识、加强科学处置,方能守护家园安全与生态和谐。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应急广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