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祛湿有妙招!央视推荐”饭豆”赤小豆,这样吃轻松告别水肿湿气

今日入伏!三伏天为何要重点祛湿?

今日(2025年7月20日)正式进入三伏天,今年三伏将持续至8月18日,共计3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高温湿热环境易导致人体湿气积聚,引发水肿、疲劳、食欲不振等问题。

央视社教频道特别指出,此时养生需注重**”祛湿健脾”,而厨房里常见的赤小豆**正是绝佳选择。它不仅是煮饭熬粥的好搭档,更是中医眼中的”祛湿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尤其适合三伏天食用。

赤小豆为何能成为”祛湿明星”?

1. 中医功效:利水消肿,健脾解毒

  • 李时珍称其为”心之谷”:赤小豆归心、小肠经,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缓解水肿。
  •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可”治产难,通乳汁”,对产后浮肿、乳汁不畅有显著效果。

2. 现代研究:利尿抗氧化,保护肝肾

  • 利尿作用:赤小豆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能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身体浮肿。
  • 抗氧化与护肝:黄酮类物质可清除自由基,改善肝功能,适合熬夜、饮酒人群。
  • 调节免疫:微量元素(如钾、铁)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缓解疲劳。

三伏天必学的赤小豆食疗方

1. 赤小豆粥:降火利水,适合全家

  • 材料: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
  • 做法:赤小豆提前浸泡1小时,与粳米同煮至软烂。
  • 功效:缓解小便不利、口腔溃疡,尤其适合湿热体质。

2. 赤小豆鲤鱼汤:消水肿,护肝脏

  • 材料:赤小豆100克、鲤鱼1条、生姜、料酒适量。
  • 做法:赤小豆浸泡后与煎好的鲤鱼同炖1小时。
  • 功效:适合肝硬化腹水、妊娠水肿,利尿效果显著。

3. 五红汤:益气养血,改善气虚

  • 材料:赤小豆30克、花生30克、红枣10颗、枸杞8克、红糖40克。
  • 做法:赤小豆、花生提前浸泡,与红枣、枸杞同煮,最后加红糖。
  • 功效:缓解心脾气虚,适合气血不足、产后调理。

赤小豆的”黄金搭档”与禁忌

1. 搭配推荐

  • 赤小豆+薏苡仁:增强清热利湿效果,适合湿热型肥胖。
  • 赤小豆+白茅根:健脾消肿,缓解小便短赤。
  • 赤小豆+鱼腥草:解毒排脓,适合皮肤疮疡患者。

2. 不宜人群

  • 阴虚无湿热者:赤小豆性偏凉,可能加重阴虚症状。
  • 孕妇及消化弱者: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腹胀,需谨慎食用。
  • 尿频人群:避免过量,以防加重排尿频繁。

赤小豆VS红豆:别再傻傻分不清!

对比项赤小豆红豆
外形细长稍扁,紫红色短圆有光泽,暗棕红色
质地久煮不烂,需提前浸泡易煮烂出沙,口感软糯
用途药膳、祛湿甜品、红豆沙

关键区别:赤小豆偏药用,红豆偏食用;赤小豆利尿效果更强,红豆更适合做糕点。

三伏天祛湿小贴士

  1. 避免贪凉:少吃冷饮,空调温度不低于26℃。
  2. 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促进排汗祛湿。
  3. 睡前泡脚:加入艾叶或生姜,驱散体内寒湿。

三伏天是祛湿的黄金期,一碗赤小豆粥、一道鲤鱼汤,就能轻松应对湿热困扰。转发收藏这份指南,这个夏天和湿气说拜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