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1 日,vivo 在公司成立 30 周年之际,推出了一款混合现实 (MR) 头显 vivo Vision 探索版。这款只有 398 克全球最轻的头显把 vivo 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热门赛道。接下来,vivo Vision 将在北京、深圳等 10 余座城市的 12 家 vivo 门店供用户体验,暂时还不会正式售卖。

vivo 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 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阐述 vivo 科技战略蓝图时提到:“我们致力于通过手机 AI、影像和 MR 能力,短期满足用户对大屏沉浸感的需求,长远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攻克家庭这一非结构化场景下的‘感知 – 决策’难题,搭建未来家庭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的桥梁。”
从目前发布的产品来看,vivo Vision 探索版直接对标苹果 Vision Pro,无论是外观还是交互方式,都有不少相似之处。这是否意味着 vivo 要在头显领域硬刚苹果,以寻求新的增长曲线?
对标苹果 Vision Pro,vivo MR 轻了 40%
从外观来看,vivo Vision 探索版与苹果 Vision Pro 有较高的相似度,都采用了类似的头戴式设计,配备了透明的前视屏幕和向下的摄像头。不过,vivo Vision 探索版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改进,比如采用了金属侧臂,看起来更加精致。此外,vivo Vision 探索版没有配备前置屏幕,这使得它的整体外观更加简洁。
在重量方面,vivo Vision 探索版具有明显的优势。苹果 Vision Pro 的重量为 600-650 克,而 vivo Vision 探索版的重量仅为 398 克,相比之下减轻了大约 40%。这使得 vivo Vision 探索版在佩戴时更加轻便舒适,有望解决用户对 MR 头显佩戴舒适度的担忧。
在显示方面,vivo Vision 探索版采用了 Micro-OLED 屏幕,双目 8K 超高清分辨率,94% DCI-P3 广色域,能够提供清晰、逼真的视觉效果。同时,它还支持 100-1000 度磁吸光学镜片,为近视用户提供了便利。苹果 Vision Pro 则采用了双 Micro-OLED 显示屏,支持 4K 分辨率,同样能够提供出色的视觉体验。
交互方面,vivo Vision 探索版支持 1.6° 高精度眼动追踪,支持 26 个自由度微手势识别,能够实现自然眼手多模态交互。用户可以通过眼神和手势来控制头显,操作更加便捷自然。苹果 Vision Pro 则以其精准的眼动追踪和手势识别技术而闻名,用户可以通过眼睛、手和声音来控制设备,交互体验非常流畅。
总体来看,vivo Vision 探索版在硬件配置上与苹果 Vision Pro 不相上下,并且在重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过,苹果 Vision Pro 在生态系统和软件优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vivo Vision 探索版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还需要在软件和内容生态方面下功夫。
手机增长乏力,vivo 亟需新故事
vivo 此次推出 MR 头显,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和自身发展需求。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逐渐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已经连续多年下滑,2024 年中国市场上新机型高达 396 款,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vivo 的市占率也出现了下滑。2021-2022 年,vivo 连续两年登顶中国手机市场,成为出货量第一的国产品牌。但到了 2023 年二季度,其市占率降至 18%。2025 年 Q1,vivo 以 14.6% 的市场份额下滑至第四名。
与此同时,中低端市场正在被高端机挤压,vivo 早期构建的软硬件技术和渠道优势正在被打破。在国内市场内卷严重的情况下,海外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Canalys 报告显示,在印度以及东南亚、非洲区域,苹果、三星成为市场霸主,小米、传音、OPPO 紧随其后,vivo 的竞争力明显偏弱。
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困境,vivo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提前布局下一代产品,成为 vivo 向外界讲述新故事的关键。而 MR 头显被视为具有替代手机潜力的下一代革命性产品,自然成为 vivo 布局的重点方向。
MR 是支点,vivo 瞄准机器人场景
事实上,MR 头显只是 vivo 破局的环节之一。此前,vivo 还成立了机器人 Lab,以机器人联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根据 vivo 的规划,其将依托 “蓝科技” 在 AI 大模型与影像领域的积累,叠加实时空间计算能力,聚焦孵化机器人的 “大脑” 和 “眼睛”,主攻消费级市场,聚焦于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
从全盘来看,vivo Vision 探索版可视为 vivo 迈向机器人场景的阶段性成果。2023 年 12 月,胡柏山就曾表示,MR 是让机器人拥有强大空间感知能力的关键技术。通过 MR 头显,vivo 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更加精准的空间感知数据,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家庭环境。
此外,MR 头显还可以作为机器人的交互终端,用户可以通过 MR 头显与机器人进行更加自然、便捷的交互。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眼神和手势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家居控制。
可以说,vivo 布局 MR 头显,不仅仅是为了在头显市场分得一杯羹,更是为了构建一个以手机、MR 头显和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
头显生意有 “钱途” 吗?
尽管 vivo 对 MR 头显寄予厚望,但头显市场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以 Apple Vision Pro 为例,虽然在技术上代表了全球混合现实技术的巅峰水平,但在佩戴舒适性和价格上却让人望而却步,一直未曾真正打开市场。
除了 Apple Vision Pro,全球范围内还有三星 Project Moohan 等诸多产品。但这些产品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使用场景有限、产品定位模糊、价格过高、生态系统不完善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vivo Vision 探索版要想取得成功,并非易事。
不过,vivo Vision 探索版也并非没有机会。目前,vivo Vision 探索版暂不公开发售,而是通过线下体验的方式收集用户反馈,这有助于 vivo 进一步优化产品。未来,如果 vivo 能够在轻量化设计、价格亲民化、生态系统丰富化、操作便捷化、服务完善化等方面取得突破,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那么 vivo Vision 探索版仍有可能在头显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vivo 创始人沈炜曾表示,未来三到五年,智能手机行业面临形势都会比较严峻。显然,vivo 高层已经意识到 vivo 需要破局,而 MR 头显或许是 vivo 的一次大胆尝试。但 MR 头显能否支撑 vivo 讲好眼下阶段新故事,恐怕还需要市场的长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