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电商的璀璨星空中,董宇辉无疑是一颗曾经闪耀过的耀眼明星。2025年,距离他单飞创办“与辉同行”已过去一年,曾经辉煌的流量神话是否走向终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董宇辉的崛起,宛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瞬间照亮了直播电商的天空。他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时代赋予的红利,在直播领域名噪一时。早年,他以深厚的知识文化底蕴、极具感染力的表达和真诚的态度,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那些在直播间里娓娓道来的故事、对知识的精彩解读,让无数观众为之着迷,也为他积累了庞大的核心粉丝群体。
当商业化成为必然走向时,董宇辉的商业价值开始凸显。罗永浩在微博上关于董宇辉自立门户后年收入二三十亿元人民币的言论,更是将他推上热搜,与之前在北京买房都困难形成鲜明反差,彰显出他将个人IP转为公司化运营后的巨大商业潜力。董宇辉曾透露自己因成长经历而成为工作狂,这种性格和经历,加上他的知识文化底蕴,构建了极强的核心粉丝黏性。即便脱离东方甄选,与辉同行的商业版图也能快速孵化成型,甚至超越老东家。
从数据上看,董宇辉的头部流量地位依旧显著。今年1月网传的“2024年中国网络主播净收入排行榜”截图显示,他以28.54亿元的年度净收入登顶,超过李佳琦、辛巴等知名头部主播。过去一年(2024.1.9 – 2025.1.8),“与辉同行”在抖音累计带货超102亿,累计订单量超1.6亿,累计涨粉2012万,“董宇辉”累计涨粉293万,两个账号累计粉丝数超过5500万。董宇辉官宣离职时,东方甄选股价暴跌23.39%,市值蒸发超25亿港元,再次印证了头部流量的聚集效应。他的核心粉丝画像中,女性粉丝占比较大,31 – 40岁女性占比50.51%,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用户占比达64.64%,这些粉丝因他的涵养、才华和经历而信任他推荐的商品。
然而,辉煌背后,挑战也逐渐浮现。董宇辉面临着专业能力受质疑、产品品控危机导致的信任流失问题,这成为他突破粉丝增长瓶颈、稳固路人缘的障碍。从流量数据来看,与辉同行粉丝数增速有所下滑,2024上半年日均涨粉9.6万,而到2025年2月18日至2025年8月中旬,日均涨粉约1.5万,远低于前期。粉丝即流量,增速下滑导致流量数据表现不佳,飞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与辉同行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45%。董宇辉个人抖音账号粉丝也在流失,过去几个月下降60万。互联网直播电商时代,粉丝增速放缓会使流量获取成本上升,对IP产生不利影响。
过度依赖个人IP还带来诸多挑战。与辉同行深度绑定董宇辉个人IP,他的各项举动都会影响公司。人红是非多,尽管没有严重舆论风波,但每次争议都可能对IP带来负面影响。抖音电商2025年强化对头部主播规范管理,也给个人IP敲响了警钟。而且,没有一个头部IP能保证商业价值和品牌溢价长久保持,众多超级主播都经历了红利时代后慢慢消沉或增长见顶。
单纯靠IP运作并非长久之计,带货长期比拼的是供应链能力。与辉同行类似线下山姆模式,但山姆依靠品质和会员价值吸引用户,有较强黏性,其会员付费逻辑基于“线下体验 + 高性价比独家品”,核心在于专业、独特、规模化的选品以及供应链打造能力,还有“全球直采 + 全链路品控”的竞争壁垒。而与辉同行作为线上平台,缺乏线下场景体验,会员权益与普通电商差异小,供应链能力建设不足。新抖数据显示,虽合作众多抖音小店、带货大量商品,但从单一IP走向规模企业经营,供应链建设需扎根底层、辅助产业链以提高商品品质,这并非依托个人商业IP就能轻易实现。
面向未来,与辉同行的企业战略和经营治理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直播电商回归零售本质,差异化是突围关键,而差异化的原点要回归零售本质的成本、效率、体验等维度。“与辉同行”仅靠董宇辉个人IP和知识带货标签难以支撑长期增长,必须在供应链、用户体验等维度构建独特优势。
当前多数直播平台依赖“低价促销 + 主播吆喝”的传统同质化路径,而山姆等成功案例证明,差异化核心在于精准定位与价值深耕。反观“与辉同行”,会员权益局限,供应链缺乏独家性与深度把控能力。董宇辉的知识IP是天然差异化起点,他可将文化价值转化为产品与服务优势,如开发定制商品、强化场景化体验。同时,要摆脱对个人IP的过度依赖,通过孵化多元化主播矩阵、拓展垂类赛道,形成“IP + 生态”的差异化布局。
董宇辉塑造了直播电商的奇迹,但下一次的增长尚未明晰。在平台规范收紧、用户审美疲劳的浪潮中,他与“与辉同行”能否找到可持续的增长引擎,突破重重困境,续写辉煌,仍是一个未知数,一代当红主播的故事也远未到结局。未来,董宇辉和他的团队需要在供应链建设、企业治理、差异化竞争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激烈的直播电商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