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戏称 “半价理想”,如今却登顶新势力销冠,零跑是怎么做到的?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零跑汽车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匹黑马。曾经被戏称为 “半价理想” 的零跑,如今却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连续数月登顶新势力月销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

上半年财报亮眼,零跑实现半年度盈利

前些天,零跑公布了上半年的财报,成绩十分亮眼。上半年净利润 0.3 亿元,成为新势力里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仅次于理想。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为零跑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营收方面,上半年零跑营收 245.5 亿元,同比大增 174%。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车辆销量的显著提升。在这六个月里,零跑交付超过 22 万辆,是去年同期的 2.5 倍,在新势力中销量居于首位。7 月份,零跑交付量更是达到 50129 辆,成为今年唯一一家月销突破 5 万的新势力车企。

产品策略成功,B 系列车型表现突出

零跑今年主推的两款 B 系列车型 —— 轿车 B01 和 SUV B10,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两款车起步价均不到 10 万,却在 11 万多的中配上配备了激光雷达,这一配置在同价位车型中十分少见,甚至连比亚迪都难以做到。B10 上市后,月销迅速冲上 1.4 万台,成为零跑销量的重要支柱。

除了产品配置优势外,零跑在售后服务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财报显示,零跑的车辆一次性修复率达到 98.3%,环比提升 4.4 个百分点;备件在 48h 的送达率有 91.5%,环比提升 14.3 个百分点。良好的售后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对零跑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出口业务增长,碳积分交易带来额外收入

在海外市场方面,零跑与欧洲大车企斯特兰蒂斯合作紧密,通过其销售渠道,零跑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不断增长。上半年,零跑出口超过 2 万辆车,在新势力中出口量最多。这些出口车不仅利润较高,还能通过碳积分交易获得额外收入。根据零跑之前的公告,其在欧洲销售的所有车型产生的碳积分全部转给斯特兰蒂斯,这部分收入几乎可视为纯利润,为零跑的盈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利率表现出色,成本控制能力强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的毛利率在上半年达到了 14.1%,表现十分出色。要知道,特斯拉今年二季度的毛利率也仅为 17.2%,而特斯拉没有 20 万以下的车,零跑却主要聚焦于 10 万左右的市场。这充分体现了零跑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强大能力。

从财报数据来看,零跑上半年在销售、行政、研发这三项的支出,从去年同期的 25.6 亿增加到 40.9 亿,仅增加了 15.3 亿,而营收却增长了 150 多亿。这种进账速度远超支出增长速度的情况,使得零跑能够实现增收又增利。目前,零跑在手资金 295.8 亿元,资金储备充足,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研与通用化策略,有效降低成本

零跑之所以能够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其主打的自研和高通用化策略密切相关。在电车核心的三电、电子电气架构、座舱、智驾等关键领域,零跑都坚持自研。例如,零跑 C11 上使用的 AR-HUD,显示面积达 60 英寸,在同价位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创始人朱江明在安防行业的经验,其团队将安防行业的技术和供应链能力应用到汽车制造中,在相关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上具备独特优势。朱江明曾表示,零跑自研、自造的核心零部件已占到整车成本的 65% 以上,通过掌握核心零部件的利润,有效降低了整车成本。

在通用化方面,零跑也做得相当出色。以零跑的 SUV 车型为例,C11 有纯电和增程版本,市场反响良好后,零跑迅速推出更小的 C10,随后又在 C10 基础上加长推出三排六座的 C16。这几款车型相似度极高,在工厂共线生产,有效分摊了开发成本。零跑的 B 系列车型同样如此,车型之间零部件共享率高达 88%,这使得零跑在零部件采购时能够凭借大量采购获得更低的价格,进一步降低成本。

找准市场定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回顾零跑的发展历程,其并非一帆风顺。零跑的第一款车 S01 是一款双门纯电轿跑,由于市场定位过于小众,造型也未能得到市场认可,这款车的销量极为惨淡,问世两年仅卖出 1634 辆。朱江明也曾坦言,当时对汽车市场缺乏了解,才会推出这样一款产品。

然而,零跑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开始走性价比路线。第二款车 T03 针对当时 A0 小车的痛点,标配碟刹、快充等配置,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此后,零跑更是借鉴理想的成功经验,在增程 SUV 市场发力,凭借 “半价理想” 的定位,在理想带动的增程 SUV 市场大爆发中分得一杯羹。如今,零跑已经成功甩开了许多曾经的竞争对手,如哪吒、威马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未来挑战犹存,零跑需巩固基本盘并提升品牌力

展望未来,零跑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前方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零跑所处的 10-20 万元市场区间竞争异常激烈,比亚迪作为行业巨头,在这一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今年以来,比亚迪在国内的销量已连续数月下滑,7 月销量为 26.36 万辆,同比下降 15.63%。零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容易成为竞争对手的攻击目标,如何巩固自身的基本盘,保持市场份额,是零跑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其次,零跑计划下半年推出定位更高的 D 系列,目标价格区间在 20 万 – 25 万元。一般来说,车企通常先打造高端产品线,积累品牌声誉后再向中低端市场拓展,这样相对容易成功。而零跑要从低价位向高价位进军,其品牌力能否支撑起 20 万以上的售价,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零跑需要在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以应对这一挑战。

零跑汽车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登顶新势力月销榜首,离不开其精准的市场定位、成功的产品策略、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创新。然而,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零跑需要持续努力,巩固优势,提升品牌力,才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