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黄仁勋给中国机器人企业包了一份礼物

现在的机器人,普遍缺一个 “脑子”。

昨夜,黄仁勋给所有机器人送了一个礼物。

原来是英伟达发布了全新机器人计算平台 Jetson Thor,被业内称为 “机器人大脑”。它最大的亮点,是把接近服务器级别的算力直接装进机器人身体:基于最新 Blackwell GPU 架构,AI 算力飙升至 2000 TFLOPS 以上,比上一代提升整整 7.5 倍,配备 128GB 大内存,让边缘计算设备的性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意味着机器人不再只是执行简单指令,而能像有 “大脑” 的智能体一样感知环境、分析信息、快速做出决策。无论是工厂、仓储物流,还是服务、医疗场景,Jetson Thor 都能让机器人自主感知、判断并行动。英伟达强调,它能同时运行多个 AI 模型,为开发者提供高度自由与灵活的开发环境。

本次 Jetson AGX Thor 开发者套件美国售价为 3499 美元(折合人民币 2.5 万元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多家机器人公司用上了。其中,中国企业占比更多,如优必选、银河通用、众擎和智元机器人等均在列。

现在的机器人,普遍缺一个 “脑子”

Jetson Thor 搭载最新 Blackwell GPU 架构,内存高达 128GB,能同时处理来自摄像头、激光雷达、触觉传感器等多路数据,实现高速、多模态感知和实时决策。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感知环境、判断形势、做出行动,而不再只是机械执行指令。英伟达 CEO 黄仁勋指出:“Jetson Thor 助力全球百万开发者构建可与物理世界交互、甚至改变物理世界的机器人系统。具备无与伦比的性能与能效,还能够在边缘设备上同时运行多个 AI 模型。作为一款卓越的超级计算机,Jetson Thor 正在推动物理 AI 与通用机器人时代真正到来。”

Jetson Thor 不仅硬件强悍,软件生态也十分完善。通过与 Isaac GR00T 人形机器人模型和 Isaac Sim 仿真平台结合,开发者可以先让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练技能,再将优化后的模型部署到真实设备中。就像人类学技能先在模拟场景练习一样,机器人在 “虚拟世界” 里试错和学习,不仅安全,也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Omniverse 平台让虚拟环境和现实场景实时联动,机器人能提前适应复杂场景和多变环境。在物流仓储,它可以自主搬运、分拣;在医疗领域,它能巡检、配送药物甚至辅助康复训练;在工业生产中,它能完成精密操作和协作。国内外企业如宇树科技、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 等,已经开始将 Jetson Thor 集成到机器人产品中,验证其在真实环境下的表现。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Jetson Thor 带来了计算能力的大飞跃,使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更高自主水平和更快决策,导航与交互能力显著提升。” 银河通用 CTO 王鹤也透露,他们的 G1 Premium 机器人在采用 Thor 后,运动速度和动作流畅性都有明显改善。

机器人离我们更近了

实际上,现如今的机器人,因为欠缺 “大脑” 投入,导致多数产品只能完成预设好的动作,并且成功率也不是 100%。宇树科技 CEO 王兴兴还曾在近期的一次发言中称,机器人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不是因为硬件不行。“目前的机器人硬件,不管是整机还是灵巧手,完全是够用的。” 其表示,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具身智能的发展完全跟不上,这是限制当前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的应用的关键。换言之,机器人领域欠缺一个能够支配身体行动的智能大脑。

而放眼全球,能烧钱造大脑的企业并不多见,英伟达应属其一。

Jetson Thor 的发布因此被寄予厚望,因为头部企业的技术突破,往往意味着机器人产业能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 AI 算力不断提升和软件生态完善,机器人将不仅仅是工业机械的延伸,而是真正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的智能体。

未来,机器人在工厂里能替代人完成重复性劳动,实现全天候生产;在物流领域,它们可以自主搬运、分拣甚至管理仓储系统;在家庭中,它们可以做清洁、看护老人或儿童;在医疗领域,它们能协助复杂手术和康复训练,甚至提供心理陪伴和教育辅导。随着硬件成本降低和技术门槛下降,这些场景离我们越来越近。

当然,黄仁勋从来都不是慈善家,现如今全球机器人企业都与英伟达的芯片紧密捆绑,“想做好机器人,必须得跟英伟达玩”,有具身智能投资人告诉凤凰网科技。

英伟达通过 Jetson Thor,布局的不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智能机器人时代的生态体系。从硬件算力到软件平台,再到现实场景落地,如若机器人真正从科幻走向现实,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对于算力的需求又将支撑起英伟达更多估值神话。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