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造车黑马” 到破产重组 哪吒汽车命运急转背后的行业困局

2025 年 6 月 13 日,一则重磅消息在汽车行业掀起波澜 ——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合众新能源”)的破产审查案件迎来新进展,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公示,让曾经驰骋于造车新势力赛道的哪吒汽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漩涡。

此次破产审查案件的案号为(2025)浙 04 破 3 号,申请人是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而管理人机构则确定为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据专业律师解读,这一进展意味着哪吒汽车的破产案件已获得法院受理。而回溯到 5 月 14 日,合众新能源就已新增了同由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的破产审查案件,此次的进一步推进,无疑为哪吒汽车的未来蒙上了更浓重的阴影。

当破产案件被受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程序。律师指出,管理人将全面接管公司财产,对合众新能源的资产和债权债务展开细致入微的清理工作。这包括对每一项资产进行精准评估,对每一笔债权债务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后续还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对债务进行有序清偿。这一过程不仅关乎哪吒汽车自身的存续,更牵扯到众多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债权人的切身利益。

事实上,在官方公示之前,网上就已流传出一张 “哪吒汽车重整声明” 的图片。图片内容显示,哪吒汽车宣布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入重整程序。经媒体向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求证,证实该图片内容属实,只不过并非官方正式发布。这一消息的提前泄露,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内部可能面临的复杂局面。

想当年,哪吒汽车可谓是造车新势力中的 “黑马”。凭借亲民的价格定位和不断推出的新车型,迅速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收获了一批消费者的青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初期,哪吒汽车抓住机遇,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头部企业的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渐向少数品牌集中。哪吒汽车在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短板逐渐显现。

在技术研发上,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迭代迅速,电池续航、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相比头部企业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和不断取得的技术突破,哪吒汽车在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上稍显逊色,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品牌影响力方面,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早已深入人心,而哪吒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高端市场更是难以立足。销售渠道上,头部企业通过不断完善线下体验店、线上销售平台等多元化渠道,提升消费者的购车体验,而哪吒汽车在渠道建设和拓展上步伐相对缓慢,制约了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还受到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补贴退坡、双积分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变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哪吒汽车在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导致经营压力不断加大。

如今,哪吒汽车陷入破产重组困境,不仅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的结果,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竞争和深度洗牌的缩影。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唯有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经营管理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对于哪吒汽车而言,破产重组既是危机,也是转机。若能在管理人的主导下,顺利完成债务清理、战略调整和资源整合,或许还有机会实现 “涅槃重生”。但如果无法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曾经的 “造车黑马” 可能就此陨落,为整个行业留下深刻的警示与思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