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夜暴雷:网红烘焙店的”猝死”现场
6月15日深夜,杭州欢牛蛋糕屋官方公众号突然发布《致消费者的道歉信》,宣布”失去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这则简短的声明,让曾估值数亿、计划年内扩张百店的网红品牌瞬间崩塌。

戏剧性转折:
- 6天前(6月8日),欢牛刚通过小红书和公众号辟谣”跑路”传闻,称”所有门店正常营业”,并推出老客户回归计划;
- 7天前(6月9日),创始人徐浩对媒体表示品牌处于”重新梳理阶段”;
- 12天前(6月3日),企查查显示公司因120万元欠款被列为被执行人,法人徐浩被限制高消费。
从辟谣到倒闭仅7天,消费者、加盟商和供应商陷入集体恐慌。红餐网数据显示,欢牛全国近60家门店中,仅6家显示”营业中”,但电话均无法接通。
二、崩盘真相:三重绞杀下的必然结局
1. 资金链断裂:从融资明星到”老赖”
- 债务危机:企查查显示,欢牛关联公司累计执行标的120.47万元,涉及供应商货款、商场租金等。杭州大悦城贴出公告,欢牛拖欠4.34万元租金后被断水断电。
- 融资后遗症:2022年顺为资本近千万美元投资后,欢牛曾一年开店10余家,但扩张依赖烧钱模式。一位加盟商透露:”总部要求统一装修、供应链,但加盟费从8.8万降到2万,明显在圈钱。”
2. 管理失控:加盟商与总部分崩离析
- 储值卡罗生门:消费者储值金存入总公司账户,但门店称”几个月未结算”。杭州城北万象城店长表示:”总部停工前一天还在收加盟店货款。”
- 供应链断裂:加盟商称工厂突然停产,烤箱、原料断供。”欢牛连烤箱维修费都不付,我们只能自己掏钱。”
3. 市场反噬:爆款失灵与同质化竞争
欢牛曾靠”豆乳盒子”等网红产品走红,但近年产品创新停滞。杭州某烘焙店主分析:”同类品牌如’泸溪河”虎头局’崛起,欢牛定价偏高(6寸蛋糕178-378元),性价比优势丧失。”
三、暴雷后遗症:消费者、加盟商集体维权
1. 消费者储值金追讨难
- 红餐网报道称,已有300多名消费者组建”退款群”,涉及金额超20万元。总部承诺”配合制定处置方案”,但电话无人接听。
- 法律人士指出:”若总公司账户资金不足,消费者可能面临损失。”
2. 加盟商”接盘”困局
- 部分加盟商计划更换招牌继续营业。欢牛瓜沥店店长表示:”工厂停工后,我们只能自谋出路。”
- 但法律风险犹存:若总公司破产,加盟商可能需承担债务连带责任。
四、行业警示:网红餐饮的”速生速死”魔咒
欢牛蛋糕屋并非个例。近年来,”雕爷牛腩””黄太吉”等网红品牌均因过度扩张、资金链断裂倒闭。餐饮行业分析师王冬明指出:
- 资本反噬:融资后盲目开店,单店盈利能力不足;
- 加盟陷阱:低价加盟收割韭菜,供应链管理缺失;
- 产品生命周期短:网红爆款难以持续。
五、未来猜想:欢牛会否”换个马甲”重生?
尽管品牌宣告倒闭,但欢牛的供应链、配方仍具价值。有加盟商透露:”正在接触投资人,可能以新品牌重启。”但消费者质疑:”如果换汤不换药,谁敢再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