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伴随诈骗抬头,新型骗局需警惕
2025年7月底,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旨在通过经济支持减轻家庭养育负担。然而,这一惠民举措却被不法分子视为“商机”,衍生出多种以“领取补贴”为名的诈骗手段。近期,社交平台上涌现大量网友曝光的诈骗案例:有人接到自称“人社局”“卫健委”的电话,以“补贴申领需扫码”为由诱导点击钓鱼链接;还有人被要求“先缴纳手续费激活账户”,最终不仅未拿到补贴,反而损失数千元。

多地警方已发布紧急预警,列举了当前高发的诈骗套路:
- 虚假扫码申领:发送伪装成官方文件的二维码,诱导扫描后盗取个人信息;
- “预付费”陷阱:声称“需先转账验证身份”或“缴纳保证金才能发放补贴”;
- 敏感信息套取: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或直接远程操控手机银行;
- 钓鱼链接攻击:通过短信发送含木马病毒的网址,一旦点击便植入恶意程序;
- 权限过度索取:诱导授权通讯录、短信读取等权限,用于精准诈骗或二次传播。
这些骗局往往披着“官方通知”的外衣,利用家长对政策的期待心理,通过话术制造紧迫感(如“限时申领”“名额有限”),最终诱导受害人转账或泄露隐私。
支付宝官方声明:正规渠道全解析,全程无需“跳转外部链接”
作为国家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合作平台之一,支付宝在政策试运行阶段同步开通了线上申领入口,并针对诈骗乱象发布重要提醒:所有补贴申领均需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或非官方链接!
(一)官方申领渠道一览
- 线上办理(主推)
- 全国统一系统:通过国家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官网直接提交申请(具体网址以官方公告为准)。
- 地方政务平台:各省级政务服务APP或小程序设有“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如“浙里办”“粤省事”等)。
- 支付宝专属入口:用户可在支付宝APP内搜索关键词“育儿补贴”,或点击提前订阅的通知消息,进入官方申领流程。
- 线下办理(兜底保障)
对于不熟悉线上操作或因特殊原因无法自助申领的家庭,可携带户口本、出生证明等材料,前往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人工窗口办理补贴申请。
(二)支付宝申领全流程指南
目前,支付宝已向此前订阅过申领通知的用户推送定向邀请。收到通知的家长,只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 接收邀请:打开支付宝APP,查看站内信或“消息中心”的官方通知;
- 进入入口:点击通知内的链接,或直接在支付宝首页搜索栏输入“育儿补贴”;
- 填写资料:根据页面提示录入婴幼儿及监护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并上传必要证明材料;
- 等待审核:提交后由系统自动核验信息,通过后补贴将直接发放至绑定银行卡,全程无需额外操作。
关键提醒:整个过程均在支付宝APP内闭环完成,不会要求扫描二维码、跳转外部网站或下载非官方应用。若遇到任何引导至其他平台的操作,均为诈骗!

防骗“三不原则”:守住钱袋子的核心技巧
针对此类针对民生政策的诈骗,支付宝安全专家总结出以下防御策略:
1. 不轻信陌生来源的信息
- 官方渠道优先:所有政策通知应以政府官网、地方政务平台或合作机构(如支付宝)的正式公告为准,切勿相信来源不明的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内容。
- 警惕“紧急话术”:诈骗分子常以“补贴即将截止”“再不办理就失效”等话术施压,制造焦虑情绪。遇到此类情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实性。
2. 不随意泄露敏感信息
- 银行卡与验证码是底线:无论是“验证身份”还是“激活账户”,凡索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的,均为高风险行为。支付宝等正规平台绝不会通过电话或链接索要此类信息。
- 权限授权需谨慎:拒绝向陌生应用或网站开放通讯录、短信读取、存储权限等敏感授权,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
3. 不点击可疑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 钓鱼链接特征:诈骗短信中的链接通常包含乱码(如“ http://xxx.xxx.xxx/abc123 ”),或伪装成官方域名(如将“gov.cn”改为“gov-cn.com”)。
- 二维码风险:任何以“扫码领补贴”为由的二维码均不可信,尤其是通过社交软件私下发送的图片二维码。
若遇诈骗怎么办?立即行动止损
如果不慎点击链接、泄露信息或已转账汇款,应第一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 冻结账户:联系银行客服挂失银行卡,暂停支付功能;
- 报警处理: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提供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 举报诈骗信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或支付宝“安全中心”举报涉诈链接、电话号码;
- 修改密码:及时更换涉及资金的账户密码,并开启双重验证(如短信+指纹/人脸识别)。
政策背后的温暖:官方力保“应领尽领”
国家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的初衷,是通过经济手段缓解家庭养育压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支付宝等合作平台的介入,正是为了通过技术优势简化流程,让补贴申领更便捷、透明。目前,除支付宝外,部分省份还通过微信城市服务、银行APP等渠道同步开放申领入口,家长可根据自身习惯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温馨提示:补贴政策的具体标准(如金额、发放周期)因地区而异,建议通过地方卫健委或人社局官网查询细则。对于尚未收到申领通知的家庭,可定期检查支付宝消息中心,或主动搜索“育儿补贴”订阅提醒,避免错过办理时机。
结语
民生政策的落地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但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面对“育儿补贴”类诈骗,家长需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始终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业务。支付宝在此呼吁:提高警惕,转发提醒,共同守护家庭财产安全!如需进一步了解政策详情,可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各地政府官方公众号,或直接咨询社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