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飞首秀即破千万!顿顿两日带货1250万背后的“知识型主播”突围战与东方甄选的流量困局

单飞首秀亮眼:知识带货+美妆垂类,两天斩获1250万销售额

8月23日至24日,前东方甄选头部主播顿顿(本名王若顿)以个人账号开启直播带货首秀,主题为“‘顿’入佳境,遇见美好”。这场为期两天的直播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总销售额近1250万元(第三方数据为1248.6万元)、总观看人次超500万,成功在竞争白热化的直播电商赛道打响个人品牌。

顿顿的抖音个人账号当前粉丝量为230.4万,此次直播以美妆护肤品类为主,延续了他一贯的“知识赋能带货”风格。开播仅10分钟,在线人数便突破10万;首场直播单场观看人次达280万,次日虽因周末流量分散降至220万,但仍保持高热度。直播间内,顿顿不仅详细介绍产品成分与功效,还结合皮肤学知识讲解护肤逻辑,专业度与趣味性兼具。例如,某国货品牌修护精华单款销售额突破180万元,成为“销冠”,两场直播整体客单价约280元,凸显其高消费客群的黏性。

从“东方甄选顶流”到单飞:顿顿的崛起与争议

顿顿是东方甄选早期的“出圈主播”之一。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他,拥有英语和法语双学位,精通日语,擅长诗词与文学解读,曾以英语绕口令、美声演唱、美学分享等内容迅速积累人气。2021年东方甄选转型直播带货时,顿顿凭借文化底蕴与亲和力脱颖而出,仅一个月便收获上百万粉丝,成为“知识型带货”的代表人物。

他长期驻守的“东方甄选美丽生活直播间”(粉丝超400万)是东方甄选旗下最火的垂类账号,聚焦美妆护肤、日用百货等品类。然而,随着顿顿影响力扩大,他与公司的矛盾逐渐显露。2024年6月,他在直播中公开抱怨公司管理问题,例如新账号开设未与主播协商,暴露了东方甄选内部决策的集中化与主播自主权的冲突。同年6月18日,顿顿合约到期后正式离职,尽管他表示仍以“东方甄选自营品推荐官”身份合作,但单飞已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顿顿的商业价值并未因离职下滑。据蓝鲸新闻报道,其抖音短视频报价高达30万元/条(21-60秒),合作品牌包括毛戈平、碧云泉等,显示出市场对“知识型主播”的高度认可。

东方甄选的“后董宇辉时代”:流量乏力与自营转型

顿顿的单飞,是东方甄选近年来主播流失的缩影。自2024年董宇辉(“东方甄选一哥”)离开后,公司始终未能培养出同等量级的顶流主播。尽管俞敏洪试图通过“矩阵化运营”扶持顿顿、明明等主播,但效果有限——顿顿虽曾月增百万粉丝,但始终未能扛起平台大旗;而其他主播如YoYo、七七等更偏向垂直领域,缺乏全民级号召力。

最新财报显示,东方甄选正从“主播驱动”转向“产品平台”模式。2025财年(截至5月31日)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总营收43.92亿元,同比下滑32.7%;但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的净利润从上半年的亏损转为盈利620万元(2024财年为2.49亿元)。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方甄选正减少对头部主播的依赖,转而通过高性价比自营商品(如农产品、食品)维持利润。然而,失去董宇辉等流量担当后,其直播间的观众活跃度与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长明显承压。

知识带货的“长尾效应”:顿顿能否复制成功?

顿顿的单飞首秀成功,验证了“知识型带货”模式的可持续性。与依赖低价促销或娱乐化表演的直播不同,他通过专业内容建立信任感,例如在美妆直播中融入皮肤科学讲解,既提升了用户购买决策的合理性,也强化了个人IP的专业壁垒。这种模式尤其适合高客单价、重决策的美妆品类,也为其他垂类主播提供了参考。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一方面,顿顿需持续产出差异化内容,避免用户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东方甄选的自营体系与顿顿的个人业务存在潜在竞争关系(如自营美妆产品与第三方品牌合作)。如何在独立发展中平衡利益,将是其长期课题。

直播电商进入“专业化”下半场

顿顿的案例折射出直播电商行业的深层变革:流量红利消退后,“内容+专业度”正成为新的竞争维度。无论是东方甄选的自营转型,还是顿顿的知识带货突围,均指向行业未来的两大方向——要么以标准化供应链(如自营产品)降本增效,要么以差异化服务(如专业讲解)提升溢价能力。对于顿顿而言,1250万的首秀成绩只是一个起点,能否在脱离平台光环后持续增长,将决定这位“知识主播”能否真正立稳脚跟。而对于东方甄选来说,如何在不依赖超级主播的情况下重建增长引擎,仍是其必须解答的难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