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累了的哈尔滨人,都往这里躲

去松花江畔吹吹风吧,那里有很多卷累了的东北人。

垂钓者伸长鱼竿,肥白的江鸥掠过江面。这是属于哈尔滨人的 “公园二十分钟”。人们望着平静微澜的江面,等日落后火烧云连成一片,暮色渐沉,所有人事都融化在温柔的夜色里。这是一天之中最惬意的时刻,人们在江水中照见自己。

近两年最火的东北城市,一定是哈尔滨。

上一个冰雪季,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超过 9000 万人次,它摇身一变,成为 “尔滨”,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去冰雪大世界感受冬日风情,径直扎进餐馆,享受正宗的俄餐、锅包肉。

今年立秋一过,当人们规划起哈尔滨之行时,却鲜少知道在人潮之外,本地人最松弛的所在。

就像作家迟子建在《烟火漫卷》里写的那样:“一座城市有一条江,等于拥有了一册大自然馈赠的日历。对于哈尔滨这样的都城来说,这日历就是一部四季宝典。每日清晨翻动它的,是风霜雨雪。”

去松花江畔吹吹风吧,那里有很多卷累了的东北人。

“走啊,去江沿儿”

江沿儿,这是哈尔滨人对松花江岸的称呼。

天气晴好的夏日黄昏,松花江畔万人空巷,台阶上总是长满了人。来晚的挤不进去,那也要面对着江水站一会儿才行。

这是哈尔滨人古老而神秘的仪式,以前江边还没有无人机和帆船表演,但人们都会在休息日携亲带友,顺着人流在中央大街从南走到北,经过金安国际、中央书城、马迭尔宾馆,穿过地下隧道,到防洪纪念塔身后的江边石阶上坐一会儿。

至于为什么,没人知道,也没人问,反正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这样走。从春走到夏,夏走到秋,冬天人们就不来了,集体猫在家里,靠暖气过冬。

每当西伯利亚的冷风跨过大兴安岭吹过来,宽阔的松花江就开始结冰,冬天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整个城市都变得深沉。

小孩子喜欢去江上滑冰、抽冰陀螺。必须是冻得邦邦硬的江面才行。尔滨爆火后,江面上多了不少新的游乐项目,坐雪圈、狗拉爬犁,热闹极了。

太阳岛有冬泳基地,也有人在群力德嘉码头‌和道外北十四道街江段砸开江面冬泳,这是哈尔滨人最野的挑战赛。

冰城的冬天长达半年,人们最期盼的就是 4 月初开江的日子。江面解冻,蕴蓄了整个寒冬的冰凌在汹涌的江水中翻滚碰撞,蛰伏已久的鱼群被奔腾的水流唤醒。历经漫长冬季的消耗,它们体内积蓄的脂肪已然耗尽,造就了异常紧实鲜美的肉质。

更重要的是,大家知道,哈尔滨的市花,淡紫色的丁香就要开了。到了那时,北方珍贵的春天才算真正到来。

在哈尔滨人眼里,端午是相当重要的节日。东北的夏季亮天极早。人们通宵或早起到江边踏青,采艾蒿,伸手触摸黑色的贝类,灌一瓶江水带回家。小孩儿手腕上拴着家长和好朋友送的五彩绳,骑在老爸脖颈上看赛龙舟,松花江畔人山人海,壮观程度近乎动物大迁徙。

但在稀松平常的夏日,老铁们来江沿儿什么都不为,只是在卖单儿(东北话:“发呆”)而已,顺便关心一下水位有没有上涨?江水漫过几级台阶?

江边的松弛感

哈尔滨人的夏天,是被江水唤醒的。

每天傍晚,江畔的台阶上坐满了人,有老人摇着扇子乘凉,有年轻人弹着吉他唱歌,有孩子在人群中嬉笑奔跑。江风轻轻吹过,带走了一天的疲惫和燥热。

有人支起小马扎,拿出鱼竿,静静等待鱼儿上钩;有人铺开野餐布,摆上红肠、大列巴、格瓦斯,和家人朋友享受悠闲时光;有人沿着江边散步,看着落日余晖将江水染成橙红色,偶尔驻足拍照。

防洪纪念塔下,经常有街头艺人表演,萨克斯、小提琴、手风琴,悠扬的乐声在江面上飘荡。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滨州铁路桥上,有人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有人倚着栏杆眺望远方。脚下是滔滔江水,头顶是蓝天白云,远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在江边,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没有人在意你是谁,来自哪里,做什么工作。大家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这一刻的松弛和自由。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只是看着江水发呆;也可以和陌生人聊天,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心情;还可以尝试一些新的事物,比如坐一次帆船,玩一次水上摩托艇。

江水滋养的城市

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这座城市,也塑造了哈尔滨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哈尔滨的历史,与松花江息息相关。一百多年前,中东铁路的修建,让哈尔滨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松花江畔,也成为了城市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如今,江畔依然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如圣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中东铁路公园等。这些建筑见证了哈尔滨的沧桑巨变,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在江边,你可以感受到哈尔滨独特的欧陆风情。巴洛克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各异,与中式建筑相互交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哈尔滨人对江的热爱,已经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休闲娱乐,江水还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

每年夏天,哈尔滨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江畔文化活动,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啤酒节、龙舟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江沿儿,永远的心灵港湾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松花江畔始终是哈尔滨人心中的一片净土。它是人们逃离喧嚣、寻找宁静的避风港,也是人们感受生活、享受美好的乐园。

对于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江沿儿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情感寄托,一种生活态度。它代表着哈尔滨人的豁达、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忙碌和奔波,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感受身边的美好。而松花江畔,为哈尔滨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对话。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生活最本真的样子,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虚伪的掩饰,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自然。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松花江畔又呈现出另一番迷人的景象。江面上波光粼粼,两岸的灯光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

此时,江边的人群依然熙熙攘攘。有人在夜市上品尝着各种美食,有人在江边广场上跳舞健身,有人在江堤上散步谈心。

江沿儿的夜晚,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它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美好,也让这座城市更加生动和鲜活。

如果你也卷累了,不妨来哈尔滨的松花江畔走走,吹一吹江风,看一看江水,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松弛感。相信你一定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快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