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双雄贴身肉搏:大疆与影石从核心腹地互攻,决战全景无人机新战场

深圳地铁5号线,从留仙洞到大疆总部所在的留仙洞,再到影石总部所在的宝华,仅需30分钟。然而,这两家相距不足10公里的硬科技巨头,如今却在全球智能影像市场展开激烈厮杀——大疆(无人机王者)与影石(全景相机霸主)正互相杀入对方的核心腹地

7月31日,大疆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影石4月发布的旗舰机型Insta 360 X5,并定价2999元(比竞品低1000元)。而影石则高调宣布8月发布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并在此前2小时紧急降价500元应对。

这场战争,已从暗战升级为明争,从局部摩擦演变为全面对决。

从“错位竞争”到“核心腹地互攻”

1. 大疆与影石:各自称霸的“硬科技双雄”

  • 大疆: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70%,稳坐消费级无人机王者宝座,同时横扫运动相机、手持云台等领域。
  • 影石: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超80%,2025年6月登陆科创板,市值超700亿元,是该细分领域绝对霸主。

过去,两家公司在各自领域深耕,大疆主攻无人机和运动相机,影石聚焦全景相机,虽偶有摩擦,但并未直接硬碰硬。

2. 竞争升级:互相杀入对方“命脉”

  • 大疆进攻影石腹地:2022年启动全景相机项目,2024年推出Osmo 360,定价直逼影石旗舰机型,并进一步计划进军无人机市场(如扫地机器人等新尝试)。
  • 影石反攻大疆核心:2020年起布局无人机专利,2025年宣布8月发布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并同步推出两个无人机品牌(自有+第三方合作)。

坊间传闻,大疆曾误判影石即将量产无人机,紧急加码全景相机反击;而影石则早有预谋,5年前就决定进军无人机市场。

为何战火突然燃起?

1. 影石的“增长焦虑”:全景相机市场太小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50.3亿元,即便影石市占率高达81.7%,2024年总营收也仅55.7亿元,净利润不足10亿元。
  • 2025年Q1净利润增速暴跌:从2023年的103.7%跌至-2.5%,净利率从22.8%缩水至13.0%。
  • 市场触顶:影石两大核心业务(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占比近90%,AI手机云台等新业务尚未成气候。

“如果继续困在全景相机赛道,影石的增长将很快见顶。” 因此,无人机成为其必须抢占的新战场

2. 大疆的“天花板困境”:消费级无人机增长停滞

  • 全球无人机市场年增长率仅5%,消费级无人机销售额连续三年下滑,To C市场饱和。
  • 用户吐槽“挤牙膏”:大疆近年产品迭代放缓,被戏称“牙膏厂”。
  • 寻找新增长点:大疆已低调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ROMO),试图在红海中寻找机会。

“无人机和运动相机的增长乏力,迫使大疆必须寻找新战场。”全景相机和无人机融合的全景无人机,成为双方争夺的终极战场

终极战场:全景无人机,定义下一代航拍体验

1. 传统航拍的“审美疲劳”

  • 城市鸟瞰、人物环绕、海边延时等经典航拍镜头已被过度使用,观众兴趣下降。
  • 用户需要更有趣的视角、更简单的创作方式

2. 全景无人机的破局机会

  • 影石的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
    • 全球首款面向普通用户的360°全景无人机,主打8K拍摄和“隐形无人机”效果(飞行器在画面中自动消失)。
    • 核心优势:延续影石的“先拍摄,后取景”理念,用户后期自由选择角度,降低创作门槛。
  • 大疆的全景无人机(预计年底发布)
    • 将Osmo 360全景相机与Mini系列无人机结合,打造一体式产品。
    • 核心优势:顶尖的飞控、避障技术,确保飞行稳定性。

“这场战争的本质,不是硬件之争,而是‘谁定义下一代航拍内容’的终极较量。”

未来胜负关键:技术融合与生态闭环

1. 大疆的策略:稳扎稳打,生态碾压

  • 已形成**“航拍无人机+运动相机+手持相机+全景相机”**的智能影像生态。
  • 凭借品牌影响力,即使进入新领域也能快速抢占10%-20%市场份额。

2. 影石的策略:激进突围,寻求增量

  • 上市后资金充足,敢于在无人机等新赛道押注。
  • 核心优势在于影像算法与全景拼接技术,若能解决无人机操控门槛,有望颠覆市场。

【结语】

大疆与影石的战争,已从“错位竞争”演变为“核心腹地互攻”,并最终在全景无人机这一新赛道上正面碰撞。

谁能在技术融合、用户体验和生态构建上更胜一筹,谁就将定义下一代航拍的未来。 这场战争,不仅是两家公司的较量,更是整个智能影像行业的转折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