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8 月 31 日消息,近日,在与新员工的座谈交流中,华为监事会主席郭平深入剖析了华为开创鸿蒙系统的背后缘由,直言这是一件 “不得不做的事情” ,凸显了鸿蒙系统对于华为乃至整个中国科技产业的关键意义。

外部封锁下的无奈之举
一位新员工谈及近期鸿蒙产品市场火爆,自己也购入了鸿蒙手机,但使用后察觉到系统在体验方面存在提升空间,并询问公司未来对鸿蒙的投入规划以及该系统对终端 BG 业务和产品的影响。郭平对此回应,自 2019 年起,美国便对华为展开了全方位的技术封锁,致使华为无法与美国最核心、最流行的应用进行连接。这种情况下,华为若要在全球智能终端市场继续立足,打造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迫在眉睫,鸿蒙系统由此应运而生。
郭平强调,鸿蒙不只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是华为在绝境中发起的一场 “战争”。它不仅要解决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问题,还需构建基于此系统的各种应用服务体系。因为美国的技术封锁切断了华为与外部主流应用生态的联系,华为唯有依靠自身力量,重新搭建一套完整的应用生态,才能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维持业务的正常运转。
半导体管制下的战略抉择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为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击不断升级,在制程工艺方面设置了重重障碍,导致华为难以获取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工艺和装备。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华为提出了 “软硬芯云的垂直化整合” 战略。通过这一战略,华为期望在相对落后的半导体制程环境中,借助软件、硬件、芯片和云端服务的协同优化,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鸿蒙系统正是这一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它能够与华为的芯片、硬件紧密结合,实现更高效的资源调配和性能优化,充分发挥现有硬件的潜力。例如,鸿蒙系统的分布式架构可以让不同设备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即使设备的硬件配置并非顶尖,也能通过协同工作提升整体效能。
构建生态系统的艰难征程
除了鸿蒙系统,华为在欧拉操作系统、高斯数据库和仓颉编程语言等领域的布局,同样是出于应对外部挑战的战略考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郭平指出,构建生态系统对于华为乃至整个中国而言,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过去,中国科技产业主要是嵌入在国外的技术体系中发展,在构建自主生态系统方面缺乏经验。
华为构建鸿蒙生态,不仅要自身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还需调动众多合作伙伴的积极性。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合作伙伴的主要业务和精力集中在现有的苹果 iOS 系统和谷歌安卓系统生态中,对于鸿蒙生态的投入意愿和紧迫性不足。华为能够说服合作伙伴在鸿蒙生态开发上投入部分力量,已然是不小的成就,但距离构建一个繁荣、完善的生态系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状与未来:坚定前行
郭平坦言,截至目前,鸿蒙系统在很多方面确实还有待完善,不过已经能够支撑众多基本功能。一个积极的信号是,今年微信已经推出了鸿蒙版本,这显示出头部应用厂商对鸿蒙生态的认可和支持正在逐步提升。郭平相信,随着鸿蒙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将会有更多的客户愿意为鸿蒙生态投入资源,开发适配的应用。
华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鸿蒙系统的发展,将其视为一场必须打赢的 “战争”。华为的目标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更希望鸿蒙系统能够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球客户提供多一种选择。华为将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鸿蒙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吸引更多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推动鸿蒙生态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