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速度惊人!老头乐厂商抢跑小米,魔改”M七”提前交付
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YU7尚未公布售价和上市时间,却已遭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截胡”——某老头乐厂商抢先一步,将山寨版“小米YU7”推向市场,甚至已开始交付用户!

近日,知名汽车博主@韩路曝光了一组实车视频,画面中的低速电动车(俗称“老头乐”)几乎以“像素级复刻”的方式模仿了小米SU7的外观设计,甚至还在车头悬挂了一个“M七”的魔改车标,引发网友疯狂调侃:“雷总看了都得沉默,法务看了连夜加班!”
“M七”横空出世,山寨细节拉满
从曝光的视频来看,这台老头乐的前脸造型几乎照搬了小米SU7的设计语言,包括流线型大灯组、封闭式格栅以及运动化前包围,只不过由于生产工艺粗糙,车身接缝处明显不平整,漆面质感也较为廉价。
最引人注目的是,该车引擎盖上赫然印着“M七”的Logo,显然是模仿小米的“MI”标志,但进行了倒置变形处理,堪称山寨界的“行为艺术”。车尾部分则更为魔幻——前脸是轿车风格,后半截却强行拼接成SUV造型,尾灯直接照搬小米SU7的贯穿式设计,整体视觉效果极为违和,被网友戏称为“汽车界的缝合怪”。
网友神评论:车机得喊“老爱同学”?
该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引爆社交媒体,评论区化身段子手狂欢现场:
- “这车机语音助手是不是得叫‘老爱同学’?”
- “老头乐:雷总别急,我先帮你测试市场反应!”
- “法拉利看了直呼内行,这Logo比原版还霸气!”
- “建议雷军直接收购这家老头乐厂,产能问题瞬间解决!”
更有网友调侃,“没被老头乐山寨过的车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顶流”,侧面印证了小米汽车的热度。
老头乐乱象:无牌无证,安全隐患巨大
尽管网友的调侃充满娱乐性,但这款山寨“M七”背后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老头乐厂商在宣传中刻意强调其“中国最高路权四轮车”的特性,即无需驾照、不用上牌、甚至可无视部分交通规则,这使得此类车辆成为道路上的“隐形杀手”。
据统计,老头乐引发的交通事故中,60岁以上驾驶人占比超70%,主要原因包括:
- 车身稳定性差:底盘轻、重心高,极易侧翻;
- 安全配置缺失:无安全气囊、ABS防抱死系统,碰撞时乘员伤亡风险极高;
- 驾驶人交规意识薄弱:闯红灯、逆行、违规载客等现象频发。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老头乐无法上牌、无法购买保险,一旦发生事故,受害者往往面临索赔无门的困境。
小米汽车如何应对?法务部该出手了
面对如此明目张胆的山寨行为,小米汽车尚未公开回应。但法律界人士指出,尽管老头乐厂商在车标上做了变形处理,但若整体造型构成实质性相似,仍可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此前,五菱、比亚迪等车企也曾对类似山寨行为发起诉讼,并成功维权。
另一方面,小米YU7作为品牌首款SUV,预计将于6月底正式上市,主打高性能纯电市场,续航或超800公里,售价可能在23万-30万元区间。而老头乐版“M七”的售价仅1万-3万元,两者虽无直接竞争关系,但山寨产品的泛滥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行业反思:如何终结老头乐乱象?
近年来,多地政府已开始加强对老头乐的监管,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禁止无牌低速电动车上路。与此同时,五菱等车企推出正规微型电动车(如“菱蛋”系列,网传售价1.28万元),试图以合法产品替代老头乐市场。
然而,由于老头乐价格低廉、使用门槛低,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仍有巨大市场。专家呼吁,除了加强执法外,更需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引导消费者选择合规车型,才能真正解决这一交通安全隐患。
结语:山寨狂欢背后,安全才是真议题
这场“小米YU7 vs 老头乐M七”的闹剧,既反映了国产汽车设计的受欢迎程度,也暴露出低速电动车市场的乱象。网友的调侃固然有趣,但背后的安全问题更值得关注——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应警惕“低价陷阱”,选择合法、安全的出行方式。
至于雷军是否会对此事做出回应?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确定的是,小米法务部的律师函,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读者互动:
❓ 你怎么看待老头乐山寨小米汽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