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毒” 针乱象:韩国禁售肉毒素现身中国网络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许多人不惜尝试各种方法,医美行业因此蓬勃发展。其中,肉毒素因其除皱、瘦脸等显著功效,成为热门医美项目之一。然而,在这看似光鲜亮丽的医美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风险,非法肉毒素的泛滥更是成为一颗危害大众健康的 “定时炸弹”。

陈女士便是这一乱象的受害者之一。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显年轻,前段时间,她在朋友开的美容院注射了一支肉毒素用于除皱。本以为能迎来更美的自己,可没想到,注射后的第二天,陈女士就感觉眼皮抬不起来,说话也渐渐变得吃力。“四肢无力,现在矿泉水瓶都拧不开,气跟不上,根本就发不出来很大声音。” 陈女士无奈地说道。察觉到身体不对劲后,陈女士立刻前往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肉毒素中毒,不得不接受住院治疗。

陈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救治科主治医师江云介绍,近两年,他们接诊的肉毒素中毒病例大幅增加,尤其是在非正规医疗机构使用来路不明的肉毒素,导致中毒的情况愈加严重。“今年仅仅上半年,我们就收治了 274 例病人。基本上共性特征就是他们注射这个肉毒素美容都不是在正规的美容机构注射的。” 江云表示。

在我国,肉毒素属于毒麻类药品,受到严格管控。按照规定,只有符合资质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才能将其销售给医疗机构,且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一些无资质的人员为了谋取暴利,非法销售和注射肉毒素,甚至形成了一条隐秘且庞大的利益链。

普通美容院仅持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开展肉毒素注射属于违法行为。但仍有不少美容院无视规定,铤而走险。近日,河南新密的一名女子郭某就因为给熟悉的客人非法注射假肉毒素被判刑。经专业机构鉴定,郭某所用的肉毒素外包装标注 “韩国制造”,既未获得我国药监审批,在韩国也没有合法上市。

河南新密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案件侦查大队民警郭明阳介绍:“嫌疑人郭某所购买并且销售的这个肉毒素,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足以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并且这批肉毒素是没有生产批号。” 警方经调查发现,在半年时间内,郭某先后以每支 200 元至 230 元的价格,从其上家刘某处购入非法肉毒素,共计 13 支,然后以 500 元的价格销售给身边的熟客。

除了这种线下的非法交易,网络上的非法肉毒素销售也十分猖獗。记者以进货为由与几名药商联系,发现这些商家提供的肉毒素价格非常低廉,最低的一支仅需 100 多元。据商家介绍,他们手上的肉毒素主要供给美容院、个人工作室等一些非正规医疗渠道。

记者购买了几款热销的 “绿肉” 和 “粉肉” 样品,到货后发现,这些用普通快递箱寄来的肉毒素,瓶身的文字全为外文,且没有中文标识,完全不符合我国的药品标识规定。特别是一款标称 “美得妥” 的 “粉毒” 肉毒素,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早在 2020 年就因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在韩国被禁止生产销售,而如今在国内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轻易买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魏爱华表示:“肉毒素是处方药,必须由执业医师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才能处方,任何个人都无法购买。国家目前批准了 4 款品牌的肉毒素,没有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通过其他途径,所谓的‘水货’到大陆来流通的都属于假药。”

目前,国家药监局仅批准上市了五种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分别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国产产品(商品名:衡力),爱尔兰 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 生产的进口产品(商品名:保妥适 BOTOX),英国 Ipsen biopharm Limited 生产的进口产品(商品名:吉适 dysport),韩国 Hugel,Inc. 生产的进口产品(商品名:乐提葆 letybo)和德国 Merz Pharma GmbH & Co.KGaA 生产的进口产品(商品名:思奥美 Xeomin)。正规渠道进口的药品都应有中文标识,上面明确标有适应症、厂家信息、用法用量、禁忌症等药品信息,并且正规肉毒素包装盒的侧面还贴有 20 位数字组成的 “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该监管码是一物一码,不法机构很难造假。

医美本是为了让人更美,但非法肉毒素的泛滥却让这份美丽充满了危险。消费者在追求美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合法的医美产品。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和注射肉毒素的行为,斩断这条危害大众健康的利益链,让医美行业回归正轨,真正为人们带来美丽与自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