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酒驾不思悔改,重获驾照 12 天再触红线

在交通安全的严峻语境下,酒驾一直是高悬在公众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可仍有人心存侥幸,以身试法。近日,浙江湖州交警披露的一起酒驾案例,令人瞠目结舌,再次为全社会敲响了酒驾危害的警钟。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湖州交警依照惯例开展夜查行动,全力排查道路上潜藏的交通安全隐患。城市的喧嚣在夜色中渐渐沉淀,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执勤点的交警们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每一辆过往车辆。此时,一辆黑色小车缓缓朝着执勤点驶来,可就在距离检查点不远的地方,车辆却毫无征兆地突然停下。这一异常举动瞬间引起了交警的警觉,经验丰富的交警们知道,正常行驶的车辆不会在检查点前无故停车,这背后大概率隐藏着问题。

紧接着,更可疑的事情发生了。驾驶座的车门被匆忙打开,一名男子神色慌张地从车上下来,甚至来不及关上车门,便朝着与执勤点相反的方向拔腿狂奔。他的脚步踉跄,动作慌乱,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突兀。这逃窜的姿态无疑是 “此地无银三百两”,更加深了交警对他的怀疑。交警们迅速反应,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训练有素的配合,立刻对该男子展开拦截,很快便将其控制住。

面对交警的询问,男子眼神闪躲,言辞闪烁,身上还散发着浓烈的酒气。交警当即决定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当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高达 60mg/100ml 时,在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该男子已涉嫌酒后驾车。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随着交警进一步核查该男子的身份信息,一段令人震惊的过往被揭开。原来,他并非初犯,而是酒驾的 “常客”,在此之前,他已经有过三次酒驾记录,甚至还有一次醉驾前科。多次因酒驾受到严厉处罚,却依旧不知悔改,这一次,竟在重新考出驾照仅仅 12 天后,再次怀着侥幸心理酒驾上路。

回顾他的酒驾历程,每一次被查都是一次对交通安全法规的严重践踏,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第一次酒驾时,或许他只是对酒驾的危害认识不足,觉得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第二次酒驾,可能是心存侥幸,认为不会再次被抓;第三次酒驾,已然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而这次,在刚刚重获驾驶资格不久,便再次犯错,足以说明他对酒驾的危害毫无敬畏之心,对法律的威严视若无睹。

酒驾行为的危害是多方面且极其严重的。从个人角度来看,酒驾大大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自己的生命安全将首当其冲受到威胁,身体可能遭受重创,甚至失去生命。同时,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亲人可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之中,家庭的经济支柱可能瞬间崩塌,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也会因此支离破碎。从社会层面而言,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会占用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如医疗救援资源、警力资源等,还会对正常的交通秩序造成严重干扰,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其他市民的出行效率,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我国对于酒驾行为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旨在约束和规范驾驶员的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 10 日以下拘留,并处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而像该男子这样多次酒驾且屡教不改的情况,更是会面临从重处罚。

鉴于该男子情形恶劣、屡教不改的行为,当地警方已经正式立案,将依法对其从严追责。这一案例不仅仅是对这名男子的警示,更是对全社会的一次深刻教育。它提醒着每一位驾驶员,酒驾绝不是一件小事,一次侥幸可能就会让自己和他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个人在驾驶机动车时应坚守的底线。只有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从心底认识到酒驾的危害,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我们的道路才能更加安全,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