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杀回”有糖茶赛道:冰红茶新品背后的战略转向与市场博弈

一、从”东方树叶”到”冰茶”:农夫山泉的战略变奏

当无糖茶饮成为健康消费的代名词,农夫山泉却以一款”碳酸气泡冰红茶”宣告回归有糖茶市场。这款被命名为”冰茶”的新品,以”100%茶叶萃取+真茶真柠檬+碳酸口感”为卖点,在天猫、抖音等平台悄然上线。尽管首周销量仅百余单,但其4.5元/瓶的定价和”碳酸+茶饮”的创新组合,迅速引发行业热议——这家以无糖茶”东方树叶”奠定市场地位的巨头,为何突然转向看似”传统”的有糖茶赛道?

答案或许藏在数据里。据第三方监测机构”马上赢”统计,2024年无糖茶市场增速已从一季度的56.61%骤降至四季度的8.09%,2025年3月销售额甚至同比下滑。而农夫山泉管理层在年报会议中直言:”中国即饮茶市场仍以有糖茶为主导,占比近七成。”这一表态揭示了行业潜规则:健康化的风口之下,甜味茶饮仍是支撑企业营收的基本盘。


二、冰红茶的”老树新枝”:为何巨头纷纷押注?

冰红茶在中国拥有30年历史,从旭日升的拓荒到康师傅、统一的营销大战,早已成为下沉市场的”社交货币”。但近年受无糖饮料挤压,该品类陷入增长瓶颈。不过,2024年以来,新老玩家集体发力”升级版”冰红茶:

  • 康师傅推出”糖分直降50%”版本,主打膳食纤维添加;
  • 元气森林以”0阿斯巴甜”切入,甚至融入气泡水元素;
  • 娃哈哈则强化”茶多酚含量”标签,试图唤起健康认知。

农夫山泉的入局,本质上是看中了冰红茶在三四线城市的刚需属性——数据显示,该品类在低线城市渗透率超75%,且消费者对甜味接受度更高。更重要的是,其”碳酸+茶饮”的创新恰好填补了市场空白:既保留冰红茶的畅爽感,又通过气泡口感吸引年轻群体,形成差异化竞争。


三、突围战中的挑战:农夫山泉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 如何避免同质化?

目前冰红茶市场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康师傅、元气森林、统一),农夫山泉的”茶派”品牌虽有一定认知度,但命名与元气森林”冰茶”高度相似。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农夫山泉需快速建立差异化标签,比如强化’真茶萃取’或’碳酸茶饮首创者’的概念,否则易被淹没在价格战中。”

2. 渠道与营销的双重考验

尽管农夫山泉拥有覆盖全国的经销网络,但冰红茶的消费场景更依赖即时性购买(如便利店、餐饮渠道)。经销商透露:”其4.5元定价高于传统冰红茶(3-4元),若不能提供额外价值(如促销活动),消费者可能转向竞品。”此外,社交媒体上已有用户混淆”冰茶”与”东方树叶”的品类属性,暴露出品牌认知管理的漏洞。

3. 成本与价格的平衡术

“100%茶叶萃取+碳酸工艺”意味着更高生产成本。若坚持高端定价,可能面临销量天花板;若降价促销,则可能侵蚀利润空间。行业分析师建议:”农夫山泉可借鉴元气森林的’细分场景定价’策略,针对餐饮渠道推出大包装产品,同时在线上维持高溢价形象。”


四、行业启示:无糖与有糖的”跷跷板效应”

农夫山泉的转向折射出饮料行业的深层逻辑:

  • 健康化非唯一解:无糖茶的爆发源于疫情后健康焦虑,但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始终存在。有糖茶凭借情感联结和场景适配,仍是不可替代的品类;
  • 创新需扎根需求:冰红茶的”碳酸化”改造并非新鲜事(此前可口可乐曾推出类似产品),但结合本土消费者偏好(如茶味浓郁、价格敏感)的微创新,仍能打开增量市场;
  • 巨头的”防御性进攻”:当核心业务增长放缓时,头部企业往往通过”回归经典+技术升级”寻找第二曲线,这或许预示着更多玩家将涌入有糖茶赛道。

五、未来展望:农夫山泉能否再造”东方树叶”神话?

短期来看,冰红茶新品更像是一次试探性布局。但其背后反映的战略转型更具想象空间:若农夫山泉能将无糖茶的技术优势(如茶叶萃取工艺)迁移至有糖品类,并借助品牌势能抢占高端市场,或将在红海竞争中撕开一道口子。

不过,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在饮料行业,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的创新者。”农夫山泉的冰红茶能否成为下一个”东方树叶”,取决于它能否在甜味与健康、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