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税务风波到美妆黑马:范冰冰的商业转型
2025年,范冰冰以美妆品牌Fan Beauty Diary创始人身份重回公众视野。据中国美妆网数据,该品牌年营收达14.5亿元,位列行业TOP35,虽不及珀莱雅等巨头,但作为成立仅7年的品牌已属亮眼。然而,光鲜数据背后,其依赖明星效应、高定价策略及单一爆品的模式正面临多重挑战。

二、高毛利生意经:一片面膜利润超30元
Fan Beauty的核心产品海葡萄面膜售价138元/盒(5片),单片成本不足5元;新品VC大桔美白面膜售价198元/盒,单片成本约3元。代工厂透露,中高端面膜代工成本约12-15元/盒,而Fan Beauty售价高达138-198元,毛利率超90%。对比行业,敷尔佳曾因“148元面膜成本10元”引发争议,Fan Beauty的定价策略与之类似,但缺乏专利技术支撑,依赖代工模式埋下质量隐患。
三、流量依赖症:头部主播与明星带货的天花板
品牌初期借助范冰冰个人影响力及雪梨、李佳琦等头部主播快速起量,但长期依赖单一渠道风险显著。据业内人士透露,Fan Beauty佣金费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头部直播间合作意愿有限。此外,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种草虽能短期引流,但用户复购率存疑。2025年618虽创单品10秒销售2000万元纪录,但能否持续仍待观察。
四、出海折戟:东南亚与TikTok市场遇冷
2024年Fan Beauty进军东南亚及TikTok电商,但海外账号粉丝量、销量均未达预期。相较于完美日记、花西子等通过跨境渠道打开市场的品牌,Fan Beauty缺乏本地化运营能力,且国际市场对“高溢价国产美妆”接受度有限,出海战略面临水土不服。
五、行业洗牌下的生存危机:轻研发与重营销隐患
国内美妆市场增速放缓至4.4%(2025年5月),完美日记、毛戈平等品牌深陷亏损。Fan Beauty同样面临“重营销轻研发”质疑:企查查显示其7项专利均为外观设计,代工厂曾因生产规范问题被药监局通报。若无法提升产品力,高毛利模式恐难持续。
六、未来突围:从爆品依赖到品牌升级
Fan Beauty需解决三大矛盾:
- 供应链风险:分散代工厂依赖,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 研发短板:加大抗衰、修复等核心技术投入,避免同质化竞争;
- 全球化布局:通过本土化营销(如与东南亚KOL合作)提升海外渗透率。
结语
范冰冰的商业转型印证了明星IP的短期爆发力,但长期来看,美妆行业的竞争终将回归产品本质。在消费降级与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下,Fan Beauty若不能突破“流量+高毛利”的舒适区,其14.5亿营收或成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