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科技领域,AI 无疑是最为闪耀的明星,它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正持续改写着财富创造的规则与速度。近期,一则发生在以色列的收购案例,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生动演绎了 AI 如何在极短时间内造就财富传奇 —— 一家仅 6 人、成立半年的 AI 创业公司 Base44,成功被云计算巨头 Wix 收购,书写了一段令人惊叹的创富佳话。

Base44,一款专为非程序员量身打造的创新型氛围编码产品,于去年底由 31 岁的连续创业者 Maor Shlomo 构思创立,并在今年 3 月正式扬帆起航。创业伊始,Shlomo 刚结束保护区的工作踏上旅程,这款 AI 应用最初只是他计划发展的副业。谁能想到,这颗小小的 “种子”,在短短半年内便绽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Base44 操作极为简便,用户无需掌握复杂的编程知识,仅通过输入简单文本提示,就能如同与 ChatGPT 对话一般,快速构建应用程序或游戏。生成的程序涵盖数据库、存储、身份验证、分析及集成等诸多功能,还支持电子邮件、短信、地图等常用功能,并且公司已规划好拓展企业级安全支持的路线图。亲身体验该产品,创建一款数独游戏仅耗时两分钟,后续个性化优化更是迅速高效。
Base44 并非氛围编码领域的 “独行侠”。今年,这一赛道热闹非凡,Cursor、Windsurf、Lovable、新言意码等众多产品纷纷入局,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然而,Base44 却能在这场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绩斐然。产品发布短短三周,用户数量便突破 1 万大关;仅仅六个月,这一数字更是如火箭般蹿升至 25 万,其中付费用户超 10 万。同时,公司还与 eToro、Similarweb 等以色列知名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亮眼的成绩让 Base44 底气十足,即便未接受外部融资,也成功实现盈利。Shlomo 在社交平台透露,今年 5 月,扣除高昂的 tokens 成本后,公司利润高达 18.9 万美元,几乎是最初预期的两倍之多。盈利后,Shlomo 于 5 月扩充团队,招募了几名员工,也就是说,除他之外的员工在公司被收购前一个月才刚刚入职。
这一创富速度堪称惊人,充分彰显了赛道选择的关键意义。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而言,加入 Base44 这一正确选择,让他们仅用一个月便有望实现财务自由。若后续继续留任 Wix,团队还将额外获得总计 2500 万美元的丰厚奖金。或许是 Shlomo 深知自己擅长从 0 到 1 的创业过程,又或许 Wix 递来的收购邀约恰到好处,最终,他果断决定出售公司。官宣收购消息时,Shlomo 感慨道:“这段旅程疯狂而精彩,Base44 如今所需的规模和量级已非我们自身所能达成,我满心期待它在新征程上能飞速发展。” 事实上,整个交易过程充满戏剧性。律师们在周四晚间敲定购买协议的全部细节,周五上午正式签署,而彼时正值伊朗战争爆发。作为公司唯一股东,Shlomo 成功实现快速且丰厚的退出。值得一提的是,在 Base44 实现盈利前,Shlomo 的投入还不到 1 万美元,如今这笔投资回报近乎万倍,且全程以现金支付,无需借助任何风险投资,堪称今年 “最漂亮的退出”。
Shlomo 之所以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精准判断、迅速行动,除了对行业赛道的深刻洞察,还得益于他丰富的创业经历。早在 24 岁时,他便参与创办大数据预测分析公司 Explorium,并担任首席执行官。目前,Explorium 已发展壮大,拥有 100 多名员工,成功筹集约 1.25 亿美元资金,主要由 Insight Partners 领投。他的故事,让人不禁联想到深耕以色列创投市场的国内投资人 Joy 的观点:“以色列创投市场中,连续创业者占据主流,对他们而言,公司更像是商品,注重口碑与数量。以色列创业者极具创新精神,擅长开拓 0 到 1 的全新领域,多数人并不执着于将公司一路做大做强,往往在产品得到一定验证、处于 B 轮左右时,便选择出售公司,后续由产业方接手推向更广阔市场。这种模式在以色列的网络安全、软件、前沿科技等优势领域尤为常见。”
从 Base44 所处的 AI 赛道整体来看,其从概念提出到成功退出的快速历程,与此前众多 AI 创业案例有着相似之处。通常都是创新产品凭借独特优势迅速吸引市场目光,进而引来那些渴望增强技术实力、不愿自行内部构建类似功能的收购者。在人工智能相关收购中,这种模式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生成式 AI 领域已发生超 50 起收购案例;若将时间线拉长,CB Insights 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 AI 并购案例多达 384 起。近两年,AI 并购呈现出头部企业频繁出手、垂直领域加速整合的显著特点。更为关键的是,无论团队规模大小、公司成立时间长短,只要拥有专业技术与知识,往往便能获得高额溢价估值。
此次收购方 Wix,是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以色列企业,成立于 2006 年。公司运营着基于云端的网络开发平台,为在线商店、服务提供商、餐厅、活动组织者等各类主体提供 DIY 工具,助力其创建、管理和拓展在线业务。目前,Wix 拥有约 5300 名员工,注册用户达 2.88 亿,年营收突破 10 亿美元,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此次收购并不会对公司 2025 年的收入与订单量造成影响。对于 Wix 而言,收购 Base44 这一成熟且快速增长的本地氛围编码平台,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一方面,Base44 成立时间不长,约一半用户来自美国;另一方面,Wix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Avishai Abrahami 认为,此次收购是 Wix 致力于变革在线创作方式的重要里程碑,Maor 及其团队带来了前沿技术、强大市场渗透力和卓越领导力。这并非 Wix 近期唯一的收购动作,在收购 Base44 前不到一个月,公司刚将特拉维夫初创公司 Hour One 收入囊中,旨在借助基于 AI 的生成式视频制作工具,强化网页创作和内容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控前端创新,降低对第三方的依赖,有效管理成本。在公司内部,Wix 也一直积极在产品和解决方案套件中融入生成式 AI。2024 年 12 月,发布 AI Site-Chat 功能;今年 1 月,推出 Business Launcher;数月后,又上线 Wix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服务器,使用户可通过 Claude、Cursor 和 Windsurf 等人工智能助手生成代码。如今将 Base44 纳入麾下,Wix 得以补全完整的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在现有产品线中增添一款盈利良好的 LLM 氛围编码产品,战略布局逻辑清晰合理。毕竟,就连实力强劲的 OpenAI,为把握氛围编码领域的风口与商机,也不惜斥资 30 亿美元收购 Windsurf。
Base44 的成功,无疑为 AI 创业树立了新的典范,激励着更多创业者投身这一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在 AI 技术的强大驱动下,未来或许还将涌现更多类似的财富传奇,持续重塑商业格局,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