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东渡海关在日常查验工作中取得重大成果,成功查获一批重达 20 吨的洋垃圾。这批货物伪装巧妙,但海关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其无所遁形。经鉴定,该批货物为灰白色粉末状,是半导体产业产生的氟化钙污泥经过烘干、造粒等一系列过程制成的粉末,属于我国明确禁止进口的洋垃圾。

在此次查验过程中,海关关员在对该批进口货物进行检查时,敏锐地察觉到货物存在异样。其外观呈现出的灰白色粉末状,与申报内容不符,且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异味。凭借丰富的查验经验,关员们迅速提高警惕,对货物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检查,并立即启动鉴定程序。经过专业机构的严格鉴定,最终确定该货物为半导体行业产生的氟化钙污泥粉末。
半导体行业产生的氟化钙污泥粉末属于危险废物,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着极大的危害。
从生态环境危害角度来看,土壤污染首当其冲。若氟化钙污泥粉末随意堆放或发生泄漏,其中大量的氟离子会逐渐渗透到土壤之中,并在土壤里不断累积。氟离子的大量存在会改变土壤原本的化学性质,使得土壤出现酸化或者盐碱化现象,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也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这直接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导致土壤肥力大幅降低。曾经有研究案例表明,在某地区因非法倾倒含氟污泥,周边大片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农作物减产超过 50%,农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体污染同样不容忽视。一旦氟化钙污泥粉末进入水体,无论是河流、湖泊还是地下水,氟离子会迅速溶解在水中,造成水体氟含量严重超标。长期饮用氟超标的水,对于水生生物而言是灭顶之灾,会严重威胁它们的生存,进而破坏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受污染的地下水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例如,在一些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由于含氟废水未经有效处理排入水体,导致周边居民饮用的井水氟含量超标,居民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健康问题。

在人体健康危害方面,氟中毒风险极高。氟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量会引发氟中毒。长期接触或者摄入氟化钙污泥粉末释放出的氟离子,可能引发骨骼和牙齿方面的多种疾病。氟骨症就是其中之一,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骨骼变形、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氟斑牙也较为常见,牙齿表面会出现斑点、变色,釉质遭到损坏,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半导体行业的氟化钙污泥中可能还伴有其他重金属或有毒污染物,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的铅、镉、砷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风险,一旦通过呼吸、皮肤接触或者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体的肝、肾、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对于违法将境外洋垃圾输入境内的行为,海关将依法责令退运洋垃圾,同时还会对相关责任人处以罚款。若该行为构成犯罪,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在打击洋垃圾进口方面的坚定决心和严格态度。洋垃圾的非法入境不仅严重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我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坚决抵制洋垃圾入境,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筑牢坚实防线。此次厦门东渡海关查获 20 吨氟化钙污泥洋垃圾,是我国海关在打击洋垃圾进口工作中的一次重要成果,也为其他口岸提供了经验借鉴。未来,我国海关将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洋垃圾走私行为,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