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女孩” 琼・安德森离世,享年 101 岁,其传奇故事落幕

当地时间 7 月 14 日,被称为 “呼啦圈女孩” 的琼・安德森(Joan Anderson)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养老院平静地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 101 岁。她的女儿劳拉琳・威利斯(Loralyn Willis)怀着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

琼・安德森与呼啦圈的故事要追溯到 1956 年。彼时,身为资深新闻工作者的琼・安德森回澳大利亚探亲,在那里,她发现了一种新奇的健身热潮 —— 很多人热衷于把一个木制的玩具环套在腰上和屁股上转动。这种独特的玩法深深吸引了她,于是,安德森女士将这个玩具环带回了洛杉矶,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当她兴致勃勃地向朋友们展示这个玩具环的玩法时,朋友们惊叹道:“你看起来像在跳‘Hula’(一种夏威夷舞蹈)”。正是这句无心之言,启发了安德森,她正式将这个玩具环命名为 “呼啦圈”。

安德森的丈夫韦恩(Wayne)独具慧眼,立刻看到了这个玩具背后潜藏的巨大商机,他果断决定把呼啦圈推销给当时著名的玩具公司 Wham-O。据纪录片《呼啦女孩》(《Hula girl》)所还原的场景,安德森夫妇与 Wham-O 的合作过程充满戏剧性。他们在 Wham-O 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布里埃尔的办公室外停车场,打开汽车后备箱,取出呼啦圈,向 Wham-O 的 CEO 热情地推荐这款玩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没有任何目击证人的情况下,双方仅仅通过一次握手,便敲定了合作事宜。

此后,呼啦圈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其受欢迎程度超乎想象。仅仅两个月,呼啦圈的销售额就一路飙升至 3000 万美元,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热门玩具。然而,随着呼啦圈的爆火,问题也接踵而至。Wham-O 公司独占了呼啦圈带来的丰厚收益,安德森夫妇并未从中获得应有的回报。感觉自身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的安德森夫妇,在 1961 年毅然对 Wham-O 公司提起诉讼。面对安德森夫妇的起诉,Wham-O 公司却拿出所谓的记录证明公司自身陷入困境。公司声称,呼啦圈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热潮退去后,大量未售出的呼啦圈积压在仓库,扣除生产成本后,公司根本没有盈利。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法律较量,该案件最终以和解收场,可安德森夫妇仅仅得到了几千美元的补偿,这与呼啦圈创造的巨额财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琼・安德森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不仅是呼啦圈的命名者,更是将这一玩具推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人物。尽管在商业合作中遭遇不公,她的坚韧与乐观却令人钦佩不已。纪录片《呼啦女孩》的制作人艾米・希尔(Amy Hill)曾称赞道:“琼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拥有精彩的人生,没有任何艰难的事情能击垮她。” 安德森女士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她所创造的呼啦圈文化却将永远留存。这个曾经风靡全球的玩具,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成为了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符号。琼・安德森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便面对不公与挫折,也绝不轻言放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