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始祖鸟平替们开始涨价,年轻人爬不起山了

前段时间,一则 “迪卡侬抛弃穷鬼” 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不少消费者发现,曾经以平价著称的运动品牌迪卡侬,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让一些消费者直呼 “买不起”。

事实上,不只是迪卡侬,包括骆驼、伯希和、凯乐石等多个曾经被视为 “始祖鸟平替” 的国产户外品牌,也纷纷加入了涨价的行列。这些品牌原本凭借亲民的价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如今却逐渐变得让普通人难以企及。

始祖鸟平替们,都在涨价

“以前买伯希和的冲锋衣,两三百元就能拿下一件,现在同等款式的都快涨到四五百了。” 户外运动爱好者小李无奈地说。在他看来,伯希和这几年价格涨得太离谱,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类似小李这样抱怨户外品牌涨价的帖子数不胜数。有消费者晒出对比图,某品牌同一款式的户外背包,去年售价还在 300 元左右,今年已经涨到了 500 元,涨幅高达 67%。还有人吐槽,原本千元左右就能配齐一套基础的户外装备,现在光买一件冲锋衣可能就需要花费这么多钱。

以伯希和为例,这个曾经凭借 “始祖鸟平替” 名号走红的品牌,近年来价格不断攀升。从其官方旗舰店可以看到,一款普通的三合一冲锋衣,价格已经从过去的 500 元左右,涨到了如今的 700 – 800 元。而其推出的一些高端系列产品,价格更是直逼始祖鸟,一件羽绒服售价超过 2000 元。

凯乐石的涨价幅度同样惊人。有消费者反映,去年 “双十一” 期间,凯乐石一款 GTX 硬壳冲锋衣到手价为 3800 元,今年上半年再看,同款产品价格已经飙升至 4800 元,涨幅约 26%。

骆驼作为老牌户外品牌,也未能免俗。其部分冲锋衣、户外鞋等产品,价格在过去两年间上涨了 20% – 30% 不等。曾经被消费者视为性价比之选的骆驼,如今在价格上的优势已逐渐减弱。

涨价背后,各有 “算盘”

对于涨价原因,品牌方给出的解释大多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工艺升级等。以冲锋衣的核心面料 GORE – TEX 为例,其价格确实在近年来有所上涨。但业内人士指出,原材料成本上涨只是部分原因,并非价格大幅上涨的根本因素。

伯希和在其招股书中透露,2022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54.3%、58.2% 和 59.6%,呈逐年递增态势。这意味着,涨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品牌主动为之的策略,旨在追求更高的利润空间。

同时,随着户外运动市场的持续火热,众多品牌都希望通过涨价来提升品牌形象,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在他们看来,中高端市场利润更为丰厚,且能够提升品牌的附加值。例如,伯希和推出的高端系列产品,目标客户群体直指对品质和品牌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试图摆脱以往 “平替” 的标签。

此外,营销费用的增加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各品牌纷纷加大营销投入。以伯希和为例,2022 – 2024 年,其广告及推广费用从 6871 万元飙升至 3.59 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 20%。这些高额的营销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消费者 “用脚投票”

面对品牌们的涨价潮,消费者们也开始 “用脚投票”。一些消费者表示,会选择继续购买高端品牌的产品,如始祖鸟等。在他们看来,虽然价格昂贵,但这些品牌在产品质量、性能和品牌价值上更有保障。“既然平替都涨价到这个程度了,还不如咬咬牙直接买始祖鸟,至少品质不用担心。” 消费者小张说道。

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转向了更为平价的品牌,如迪卡侬、骆驼的基础款产品,或者一些小众但性价比高的新兴品牌。他们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对品牌的高端形象并不感冒。“我只是偶尔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不需要太专业的装备,只要能满足基本需求,价格实惠就行。” 户外运动新手小王表示。

这一现象导致了市场的两极分化愈发明显,高端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实力,依然吸引着追求品质的消费者;而平价品牌则依靠亲民的价格,留住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那些原本处于中间价位的 “平替” 品牌,如今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对于国产户外品牌而言,涨价或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涨价和推出高端产品,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在产品力和品牌价值上真正实现提升,单纯依靠涨价,很可能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在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国产户外品牌能否在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保持合理的价格体系,将成为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户外装备时,也需要更加理性,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