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摄像头成新刚需:城市普及率近40%,AI+4G技术重塑安防市场格局”

市场现状:从“可选”到“刚需”,普及率逼近40%

洛图科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级监控摄像头渗透率已达39.8%,农村地区为26.6%,标志着家用安防设备正从“锦上添花”的可选品转变为守护家庭安全的“刚需”。这一转变背后,是居民安全意识提升、智能家居生态完善以及技术迭代加速的共同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全国销量达2796万台,同比微增0.2%;销售额55.6亿元,同比略降0.9%。尽管增速放缓,但市场已进入**“存量替换+场景拓展”**的新阶段——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客厅监控,而是将设备延伸至庭院、车库甚至农村农田,形成全屋联动的安全网络。

渠道变革:线上主导,新兴电商与国补政策双驱动

  1. 线上渠道占比超60%,传统电商与新兴势力分庭抗礼
    • 传统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仍占据近50%份额,凭借成熟的物流和售后体系成为消费者首选。
    • 新兴电商(如抖音、拼多多)通过4G摄像头、低功耗设备等差异化产品,快速抢占14.5%的市场,其短视频引流和低价策略精准击中下沉市场需求。
    • 线下渠道份额下滑至38.3%,主要受运营商战略调整(如减少补贴)和线上价格战冲击。
  2. 国补政策与技术创新激活换新需求
    部分省市推出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叠加厂商“以旧换新”活动,推动老旧设备升级。例如,800万像素高清机型销量占比达12.9%,较三年前翻倍;AI功能(如人脸识别、哭声监测)成为中高端产品标配,精准解决“看不清”“反应慢”等痛点。

品牌竞争:头部集中化,技术差异化成突围关键

市场呈现“强者恒强”格局:小米、乔安、萤石、海康威视四家头部品牌合计占据43.7%份额。其中:

  • 小米依托生态链优势,以高性价比产品和智能家居联动吸引年轻用户;
  • 萤石、海康威视凭借安防技术积淀,在AI算法和夜视画质上领先;
  • 乔安等白牌厂商则通过低价4G摄像头抢占农村和户外场景。

技术趋势上,“高画质+AI”双赛道并行

  • 画质升级:800万像素以上机型占比提升,4K分辨率产品开始试水;
  • AI赋能:从基础移动侦测进化到“行为分析”(如老人跌倒检测、儿童独处提醒),部分高端机型甚至支持宠物追踪和环境异常报警。

场景革命:户外与无网环境催生新需求

  1. 户外安防爆发,4G/低功耗方案破解痛点
    • 4G摄像头销量占比17.9%,解决无宽带覆盖区域的联网难题;
    • 低功耗设备(如太阳能供电)占比15.2%,适合长期无人值守的农田或偏远庭院;
    • “4G+低功耗”混合方案成为行业新宠,通过内置电池和移动网络实现断电不断监控。
  2. 农村市场潜力释放
    尽管农村普及率(26.6%)仍低于城市,但增速显著。农民用户更关注“性价比+耐用性”,4G摄像头和带语音对讲的设备需求旺盛,用于看护果园、鱼塘等生产场景。

未来展望:技术融合与隐私平衡

  1. 技术方向
    • AI深化:多模态感知(结合声音、温湿度等环境数据)提升预警准确性;
    • 无感互联:与智能门锁、烟雾报警器等设备联动,构建家庭安全中枢。
  2. 挑战与应对
    • 隐私争议:厂商需强化数据加密(如本地存储+端侧AI处理),避免“摄像头黑产”风险;
    • 行业标准缺失:呼吁出台户外设备防水、网络安全等强制性规范。

结语
家用摄像头已从“奢侈品”演变为现代家庭的“数字守卫”,其普及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者对安全与便捷的双重追求。随着AI、5G和新能源技术的渗透,未来安防市场将更注重“场景化解决方案”而非单一硬件销售,而如何平衡创新与隐私保护,将是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