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再批家电行业”内卷陷阱”:低价倾销本质是无能,坚守技术才是破局之道

在家电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次以犀利言论直击行业痛点。8月5日,在”董明珠健康家包头店”开业直播中,她直言当前家电行业”很卷”的根源在于企业放弃技术突破,转而通过偷工减料、低价忽悠消费者。这并非董明珠首次炮轰行业乱象——早在2024年中国品牌节上,她就曾痛斥”低价是无能的表现”。这位家电行业的”铁娘子”为何屡次剑指同行?其背后折射出怎样的行业困局与破局逻辑?

行业之殇:当”内卷”沦为价格战的遮羞布

近年来,家电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内卷”漩涡。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均价同比下降8.3%,冰箱、洗衣机等品类同样出现”量增价跌”现象。表面看是市场竞争激烈,实则暗藏恶性循环: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压低价格,为保利润只能压缩成本——选用劣质压缩机、减少冷凝器铜管长度、简化电路设计……最终导致产品质量缩水,消费者沦为”低价陷阱”的受害者。

董明珠在直播中痛陈:”现在好多空调一个月就坏了,维修成本比买新机还高!”这并非危言耸听。据中国家电维修协会统计,2023年消费者关于”新机故障频发”的投诉量同比激增42%,其中低价产品占比高达76%。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企业通过夸大宣传(如虚标能效等级)、模糊售后条款等方式制造”性价比假象”,进一步透支市场信任。

董明珠的”技术信仰”:品质才是制造业的终极护城河

面对行业乱象,董明珠始终坚守”技术立企”的底线。她强调:”格力宁可少赚钱,也不偷工减料。”这种底气源于格力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近十年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拥有16个研究院、1.6万项专利,从”一赫兹变频技术”到”光伏直驱空调”,再到如今的”健康家”生态布局,技术突破始终是格力的核心竞争力。

在董明珠看来,真正的竞争不应是”你死我活的价格搏杀”,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痛点。例如,格力针对消费者反映的”空调病”问题,研发出搭载UVC杀菌模块的机型;针对老旧小区电压不稳痛点,推出宽电压运行技术;甚至将健康监测功能融入家电产品,构建”智慧家居+健康管理”的新生态。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让格力在高端市场占据35%以上的份额(据中怡康数据)。

低价竞争的”三重陷阱”:为何说这是制造业的悲哀?

董明珠将低价策略称为”无能的表现”,这一判断直击行业深层矛盾:

其一,扼杀创新动能。 当企业利润被压缩至3%-5%(行业平均净利率水平),研发资金必然被削减。某二线空调品牌负责人坦言:”现在每台空调净利润不到100元,投入研发等于找死。”反观格力,即便在价格战中仍保持13%以上的研发占比,这种差距直接导致行业技术迭代放缓。

其二,破坏产业生态。 偷工减料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上游铜管、压缩机厂商因订单萎缩被迫减产,下游维修服务市场因劣质产品激增而不堪重负。更严重的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度下降——第三方调研显示,72%的用户认为”低价家电不如十年前的老产品耐用”。

其三,阻碍高质量发展。 国家”双碳”战略下,家电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如变频技术、回收材料应用)。但低价竞争迫使企业聚焦短期生存,某品牌为降低成本甚至使用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制冷剂,这种短视行为与国家战略背道而驰。

破局之道: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型之路

董明珠的言论并非简单的同行批评,而是为行业指明方向:

1. 企业层面: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本质
技术驱动差异化:如格力推出的”分布式送风技术”解决冷风直吹痛点,TCL的”Mini LED显示技术”重塑电视体验,证明创新能创造新需求。
品质革命: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如格力”八严方针”),将故障率控制在0.1%以下,用可靠性赢得口碑。
服务增值:从”卖产品”转向”提供解决方案”,例如海尔推出的”家电管家”服务,通过定期维护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2. 行业层面:构建良性竞争秩序
行业协会引导:推动制定更高标准的行业规范(如能效标识真实性核查),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
政策支持: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研发投入(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50%),对核心技术攻关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消费者教育:普及”价值消费”理念,通过第三方评测揭露低价产品缺陷(如格力参与的”家电健康指数”认证)。

3. 消费者层面:用脚投票倒逼升级
董明珠呼吁:”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不要被短期低价诱惑。”数据显示,愿意为高品质家电支付30%以上溢价的用户占比已达41%(京东消费研究院数据),这种趋势将加速行业分化——2024年上半年,格力高端空调销量逆势增长22%,而低价品牌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结语:制造业的未来在于”长期主义”

在家电行业”内卷”加剧的当下,董明珠的发声犹如一剂清醒剂。她用格力的实践证明:坚守技术底线、拒绝价格欺诈,不仅能赢得市场尊重,更能创造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正如她在多个场合强调的:”制造业不是赚快钱的赌场,而是需要几代人沉淀的事业。”当更多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当消费者从”比价”转向”比质”,中国家电行业才能真正走出内卷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为您推荐